2015年国电电力新能源发展成果丰硕:风电板块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1.03%,新能源创效能力达历史最好水平;风电利用小时、弃风率、度电利润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优于五大发电集团平均值;创新“发电量理论平衡分析法”管控模型,经济运行水平明显提升;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激发了企业内在活力和动力;获得“2015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荣誉称号。
2016年,国电电力将继续深入推进“一五五”战略,以“双提升”工作为抓手,主动应对市场环境新挑战,积极适应电力改革新要求,锐意创新,精准聚焦,全力提质提效,倾心打造国际一流新能源企业。
聚焦质量效益资源布局更加优化
2015年,国电电力14个项目进入国家第五批风电核准计划,占全国总规模的2.15%,且全部在消纳能力较强的区域,并在江西、广西和青海等省区均有项目取得核准,实现了风电开发“零突破”。14个新能源建设项目均高标准、高质量投产,投产容量是上一年的两倍,其中甘肃新能源瓜州20万千瓦风电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当前,国家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加快装机结构调整,做强做优新能源产业,成为国电电力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电电力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注重突出质量效益,加快区域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编制完成了新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初稿,科学制定年度发展任务,规划“十三五”期间每年核准风电90万千瓦,投产80万千瓦。
持续优化布局理性发展。国电电力持续加大东部沿海经济发达、消纳能力强和风电规划基地等区域项目的开发力度,在已有风场的区域内寻求扩建机会,在取得突破的区域争取更多项目,积极储备非限电区项目和北部基地项目,以保持风电分布总体平衡,适应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优质高效推进前期工作。为更好地支撑“十三五”期间风电健康可持续发展,国电电力扩大区域资源普查,结合风机装备技术进步,积极寻找新的可开发资源,加快在消纳能力强的区域储备优质风电资源。
合理安排项目开发时序。国电电力积极研究国家、地方相关政策的调整变化,抓实做好立项、投资决策等相关工作,重点做好资源评估、机型比选、微观选址、投资优化等工作,定期梳理、调整各项目开发时序,对重点推进项目明确前期节点进度和责任,不断提高项目发展的效益和质量,防控发展风险。
高标准推进工程建设。国电电力深化新能源工程建设领域“双提升”,认真落实“四高、四优”和“五控制”措施,加强基建过程管控,强化设计优化、施工管理和造价控制,优化施工工序和施工环境,系统梳理了2015年生产运营和基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了问题清单和措施清单,实施菜单式管理和专项治理,从源头培育项目竞争优势。2015年,国电电力新能源项目平均造价同比下降456元/千瓦(不含主机)。
聚焦经济运行全力争创一流指标
2015年,国电电力风电利用小时达1957小时,高于全国平均值229小时;弃风率9.71%,低于全国平均值5.29个百分点;全年设备可利用率98.99%,设备可靠性稳步提升。2016年,国电电力明确提出“创一流”目标,并将其作为贯穿“十三五”的核心任务,以此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经济运行的核心和主线是提高风资源利用率,重点是电量营销和抢发电量。国电电力强化经济运行,牢牢抓住利用小时、损失电量、成本费用三条防线,坚持“多发就是效益”理念,紧紧围绕风能利用率、设备利用小时、弃风率等关键指标进行综合平衡和动态优化,努力争创一流经济运行指标。
强化市场营销争电量。由于电力市场结构性过程严重,发电市场进入“双低双降”通道,弃风限电问题进一步加剧。今年前两个月,全国风电利用小时同比减少39小时,风力发电市场形势异常严峻。为此,国电电力深度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创新拓宽交易渠道。和风公司参加了华北电量交易、甘肃新能源光伏电站参与了大用户直供交易、宁夏新能源尝试替代关停自备小火电机组发电交易等,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国电电力要求各单位全面梳理上年各厂站限电情况,对限电比例高的单位要深入分析,找准问题和差距,制定目标措施,落实责任和期限,千方百计减少弃风限电。
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2015年,国电电制度下发了《国电电力风电运行导则》《国电电力风电检修导则》《国电电力新能源三级信息管控系统功能定位及职责划分原则》,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今年,国电电力将推出《风电场运行标准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生产作业人员行为、生产流程和考核机制,强化新能源经济运行管理水平。
完善理论平衡分析法。2015年,国电电力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原因分析和问题质量,创新推出“理论发电量平衡分析法”,找准影响风电发电效率的五项损失,风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该分析法得到了集团的肯定,并在集团系统内广泛推广。今年,国电电力将继续完善并充分运用“理论发电量平衡分析法”管控模型,深化管控模型在风电场及单机分析、对标的应用,降低各项损失电量。同时,根据上年积累的数据,认真统计各项损失电量,制定问题清单和措施清单,形成长效机制,提升风电经济运行水平。
加强成本控制降本增效。国电电力全面深入推进风电成本费用对标实施方案及成本费用管控模型应用,实现风场成本费用的根源化管理,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今年,国电电力将进一步开展“降费用”竞赛活动,根据各阶段成本费用管控特点,持续完善考核办法,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作用,促进可控费用同比有效降低。同时,抓住当前资金市场有利形势,继续加大低成本资金引进力度,用足超短融、私募债等低成本融资方式,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和财务费用。
聚焦创新驱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创新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2015年,国电电力成立了新能源技术公司,理顺了新能源运检体制;大力推进新能源体制机制建设,和风公司率先探索新能源体制机制建设的经验,得到了集团公司的肯定。
注重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国电电力结合正在开展的“读大同故事,推创新实践”活动,深入研究大同二厂的思想方法、体制机制、管理文化和内生动力,推动新能源企业领导干部转变执企理念,提高治企能力,全面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紧紧围绕管理创新和和科技创新,探索搭建管理和科技两个创新平台,制定相应目标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干部员工的激情和动力,以创新推动企业发展。
积极完善激励约束制。2015年,国电电力在新能源企业组织开展了“三项制度”改革,今年上半年将全部完成,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的人事、劳动组织和分配制度。国电电力在常年开展的“争电量、降费用”等竞赛活动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安全节能环保、发展建设等专项激励机制建设,通过加强各项机制在基层企业的创新应用和有效落实,促进重点工作绩效。当前,国电电力正在重点完善“以风能利用率为主要指标、五项损失率率为配套指标”的场际、值际对标和考核竞赛机制,营造风场围绕风能利用率进行管理,启动标杆风场(光伏)场站培育工作,提高干部员工的争发、抢发电量积极性。
探索“互联网+新能源”建设。国电电力积极探索“互联网+新能源”、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与电力项目深度融合,助推产业升级。系统各单位积极按照“远程集中监控、现场少人值守、区域集中检修”思路和新管控模式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宁夏新能源建设的集控中心系统,实现了对发电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预判、生产数据深度挖掘和对标、运行检修效能监控等远程管控能力,提高了单机经济运行水平。目前,国电电力新能源区域管控中心覆盖面已达83%。今年,国电电力将启动新能源大数据中心为核心、区域集控平台为基础的大数据一体化管控系统建设,构建涵盖发展、生产、经营及风险为一体的新能源管过程管控体系。
如今,日益发展壮大的新能源板块,已成为国电电力经济利润的重要支撑。尤其,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政策的背景下,新能源板块的科学布局和发展质量,对国电电力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国电电力将牢牢把握住“双提升”这个总抓手,科学研判,因企施策,创新管理,统筹推进,努力提升新能源板块提质创效能力,为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电力上市工作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