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用专业力量实现风电机组销售与风电场多点盈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19  浏览次数:87

  从2014年开始,海装风电全力推进海外战略的实施,在巴西、巴基斯坦等新兴风电国家已取得大额订单意向,在欧洲与主要电力企业的海上风电合作也取得了进展。在陶友传看来,这得益于海装风电近几年的扎实积累和发展。

  《风能》:投资开发风电场、拓展运维服务业务几乎成为国内风电整机商的标配。对此,您怎么看?

  陶友传:由 于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的提升及“配额制”等政策利好的预期,风电场资源的稀缺性凸显,甚至可以说谁掌握资源,谁就可能拥有未来的风电机组乃至整个行业的定 价权。过去的几年,国内风电行业经历了深度调整和探底,在这个过程中,风电整机设备价格持续走低,行业整体亏损,大批风电整机商急需延长产业链条以对冲风险。同时,整机商出于响应市场需求及降低成本、提高售后服务需求的考虑,需要在靠近资源的地方建立分厂,而且制造能力建设使得整机商比较容易获得地方政府 支持,能够低成本获得风电场资源。此外,大型风电机组新品样机、首批机型运行示范及风险验证也大多需要通过在自建风电场来完成。

  其实,这也是整机商为改善赢利以及探索“资源+产业”合作新模式的需要,也是市场上的自然现象。基于此,海装风电在两年前就成立了本部位于北京的新能源投资平台,介入风电场投资开发,在具体的开发策略上,围绕总装基地,在优势区域连片开发,南北布局、陆海并举,凸显规模效应,同时以开发为龙头,以投融资为核心,整合各项专业力量实现风电机组销售与风场运营的多点盈利。

  制造商拓展运维服务,首先是出于风电机组质保期内运维服务的需要,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订单的获得。其次,通过运维可以把好的技术应用到风电机组和运维中来,可以说整机商进入运维市场具备天然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风电场以大风电基地接入为主,而欧洲风电场以分散式接入为主,国外运维市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中国市场,整机商有责任探索适合中国风电运维的体系和发展模式。可以说,整机商组建专业运维服务团队是中国风电发展的必然结果。2014年,重庆海装风电工程技术公司成立,这是海装风电旗下专业从事风电运维服务的全资子公司,现有员工500余人,开始承接非海装机组的技术改造、运行维护服务,包括部分国外品牌机组国产化改造及运行维护等。

  《风能》:海装是较早进入海上样机试验的整机商,您能否谈谈海装在海上风电机组研发、装机、产能建设方面的情况以及未来的打算?

  陶友传:中船重工在装备制造和海洋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有很深的技术沉淀,发展海上风电符合集团的战略发展方向。2008年初2MW风电机组处于调试阶段时,海装风电已经开始策划5MW海上风电机组研制,之后经过2年时间的准备,2010年正式启动,2013年8月获得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机组认证证书,2013年12月,以中国科学院胡文瑞院士为组长的项目鉴定专家组对这款机型做出鉴定,其结论显示,海装风电5MW海上风电机组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14年9月,这款机型通过海上低电压穿越型式测试认证。

  根据业主的统计数据,2015年1月至2月,海装风电两台5MW海上风电机组在没有安排进行新技术试验和测试情况下,其可利用率达到99.57%。

  基于长期的海洋装备制造背景,以及对海洋恶劣的环境及装备的可靠性要求深度认识,海装风电将坚持样机、小批量验证、再扩大规模装机的模式,为客户提供高可靠性的产品。在中船重工的支持下,海装风电打算通过小批量自建海上风电场的方式平稳过渡到量产投放市场。目前,设计年产能50万千瓦的海装风电江苏如东海上风电总装服务基地已经投产,大连庄河总装服务基地也已纳入建设计划。同时,已经与相关业主单位达成江苏如东30万千瓦、大连庄河3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协议。其中,江苏如东海上风电资源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应该说,海装风电5MW海上风电机组面临的市场问题也是行业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国产风电机组装机少、装机时间短、产品成熟度不够,与客户对海上风电机组高可靠性的要求有差异,导致国产化风电机组进入市场大规模装机难度加大,这也是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慢的原因之一。利好的是,国家已发布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5MW海上风电机组被列入保险补偿范畴。我相信,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海装风电5MW海上风电机组将加快进入市场的步伐。

  下一步,海装风电将根据近几年运行积累的数据,对5MW风电机组进行设计升级和改进,并加快5MW海上风电机组投放市场的进度。

  《风能》: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同,每家公司技术研发的组织形式和方式会有所差异,您能否谈谈海装风电在技术研发方面的特点和成效?

  陶友传: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海装风电是一家新公司,但中船重工已经在风电产业链上的防腐、空气动力学、齿轮箱、发电机、电气与控制、钢结构等领域形成比较完整的技术、产业布局。

  海装风电在2005至2008年,分别通过合作设计和许可证的方式引进了2MW和850kW风电机组技术,并初步建立了风电机组载荷计算与性能仿真能力。在此基础上,面向风电机组技术改进以及升级换代、差异化产品技术、风电生态链优化,建立了载荷计算与性能仿真分析、控制技术仿真与测试、新技术实验室、陆上和海上风电机组测试、数据平台,形成了风电机组整机的正向设计能力。

  目前,海装风电已经拥有200kW、850kW、2MW等3个陆上风电机组平台以及1个5MW海上风电机组平台,主导了5MW海上风电机组设计流程,研发过程中形成的核心技术反哺2MW风电机组,分别在2011年、2013年推出了H102、H111规格的2MW风电机组,H120-2MW风电机组将于近期开始吊装。H111-2MW风电机组的叶片长度是海装风电基于应用基础创新、采用科学方法推导出来的,由于出色的性价比,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

  此外,海装风电在海上风电领域已形成海上恶劣环境整体防护技术、机舱稳定性技术等关键技术体系,在陆上风电领域提出了外风道设计理论,在风电专用技术领域基于风轮旋转动能偏差控制的等效变桨微分控制及其参数整定方法、动态润滑等技术已得到很好的应用。在此,我建议国内同行加强合作,尽快组成国内风电领域关键技术专利池,以应对“走出去“可能面临的专利纠纷。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