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众多风电设备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业绩,相较于前几年突飞猛进的高增长,去年多数风电设备企业业绩数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叶片制造商中材科技的2011年年报显示,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导致主导产业风电叶片的销售价格和销量下降,其2011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滑31.37%。
整机制造商的日子也不好过。金风科技2011年年报显示,2011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07亿元,比上年下降73.5%。华锐风电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04.36亿元,同比下降48.6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76亿元,同比下降72.84%,基本每股收益0.39元。
相关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风电设备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业绩下滑是不可避免的行业调整表现。行业发展初期,风电机组普遍利润较高,所以那时候追求装机量是正确的;而在目前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单纯追求装机量已经不具备经济效益,企业需要做出更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抉择。
大机组或成“救命稻草”
从各风电制造商的年报中不难看出,业绩下滑与利润下降有直接关系。
数据显示:就整机毛利率而言,金风科技下降40%,达到13.71%,创下历史新低;华锐风电相对降幅较小,整机毛利下降21%,为16.29%,净利率下降47%,达到7.43%。从新增装机容量来看,金风科技表现突出,但是仔细看其营业利润6.978亿元中,转让风场收益为3.87亿元,占整个营业利润的55%,风机零部件以及相关服务利润仅3.11亿元,可见利润之薄。
不仅是国内厂商,全球风电设备厂商2011年业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以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维斯塔斯为例,该公司2月8日公布的财报显示,2011年公司净亏损1.66亿欧元(约2.2亿美元),为2005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维斯塔斯在财报中表示,2011年是艰难的一年。维斯塔斯相关负责人表示,维斯塔斯将在2012年裁员2335人,并视美国相关政策的变化情况看是否需要在美国市场裁员1600人。
随着近几年风电设备市场竞争的加剧,调整已成为目前风电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在行业调整的大背景下,企业自身发展重心和市场策略也在进行调整,即更加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提高,企业集中优势力量支持研发投入和毛利率较高的项目,而非单纯注重装机数量。开发大容量风电机组的产品,成为维持其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华锐风电年报显示,目前其风电机组中标订单结构中,3兆瓦占比已超过1.5兆瓦占比,有很明显的提升。相比之下,在国内其他同行中,3兆瓦风电机组的运行还处于试水阶段:东方电气3兆瓦风电机组2011年11月才下线;而从金风科技的年报公布的数据看,其2011年3兆瓦机组仅销售两台,并且其2.5兆瓦机组和3兆瓦机组毛利率分别为2.95%和-15.28%,中金公司研报预测,金风科技2.5兆瓦和3兆瓦机组的毛利率至2013年或将分别增至9%和10%,至2013年,其3兆瓦机组收入占比仍为零,无法支撑其业绩增长。
行业前景长期仍然向好
在近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十二五”规划已编制完毕正等候审批。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风电行业整机和零部件的基本面或有改观。
随着行业政策的逐步完善以以及并网瓶颈的破解,中国风电产业正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迈进。可以预见的是,调整后的中国风电设备行业将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认为,“风电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从长期来看无疑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风电平价上网以及智能电网建设完成后,其优势将逐渐凸显。”
2011年,风电场管理相关政策及行业标准的陆续出台,随着行业内部整合、优胜劣汰脚步加快、行业技术标准逐步完善、整体技术实力不断提升,风电产业的发展将更为理性。
风电行业瓶颈并网问题也有了明显改善。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表示,从去年国家首次对新能源发展实施统筹规划,启动风电首次统一规划项目以来,国内风电并网发电量较上年增长41%,达733亿千瓦时,增速大幅提高。
而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规划,未来几年要在“三北”(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等风力资源富集地区建设大型和特大型风电场,同步开展电力外送和市场消纳研究。同时,促进低风速地区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地建设中小型风电场,采用低速风机,就近上网本地消纳。在偏远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离网风电。这些措施也将大大降低风电并网压力。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智能电网等风电基础设施的改进,预计今后2~3年内,并网瓶颈等风电行业的发展不利因素即可消除,行业有望再次迎来新一轮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