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风能资源西部好于东部,中部好于南部及北部,但高值区分布相对零散和复杂。全年评价风功率密度300W/m2以上区域主要分布在毕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遵义、贵阳、安顺、黔南州、铜仁、黔东南州等地。一般春、冬季风能资源较大,夏秋季较小。
70m高度风功率密度>200W/m2的技术开发面积为2769km2,技术开发量为770万千瓦;>250W/m2的技术开发面积为2002km2,技术开发量为558万千瓦;>300W/m2的技术开发面积为1630km2,技术开发量为456万千瓦;400W/m2的技术开发面积为568km2,技术开发量为157万千瓦。
根据《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报告》,贵州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较大的区域主要有:区域一,毕节地区西部、南部及中北部、六盘水中部及南部;区域二,遵义市中北部、贵阳中部;区域三,黔东南州中东部局部、榕江县与荔波交界地带等区域;区域四,黔南州北部、黔西南州中部局部、铜仁地区局部。
二、电价
2014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适当调整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3008号),决定陆上风电继续实行分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同时,将第I类、II类和III类资源区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降低2分钱,调整后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49元、0.52元和0.56元;第IV类资源区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维持现行每千瓦时0.61元不变。
图1:全国风力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分区图
新的风电标杆电价适用于2015年1月1日以后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以及2015年1月1日前核准但于2016年1月1日以后投运的陆上风电项目。
表1:2014年调整后的全国风力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表
贵州省属于Ⅳ类资源区,本次调价对贵州地区的风电建设投资收益没有影响。
三、经济性评价
贵州省已建成项目运营效果较好,但需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主要从单位千瓦静态投资和满发小时数考虑。
图2:不同满发小时数和投资水平下的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图
当满发小时数达到2000小时,现行的风电投资水平(即单位千瓦静态投资不超过9000元/kW)基本能保障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不低于8%。
当满发小时数在1700小时左右时,则单位千瓦静态投资应控制在7500元/kW以内,基本能保障8%的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
四、贵州省风电建设运行情况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4年风电产业监测情况》,截止到2014年底,贵州省风电项目累计核准容量419.5万千瓦,累计在建容量186.9万千瓦,新增并网容量97.79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232.6万千瓦。
表2:贵州地区风电利用情况
从表中数据看,贵州省风电年利用小时数在1500~2300小时之间,几乎没有弃风限电问题。但是在近四年中,贵州省风电年利用小时数在逐年下降,其中2014年利用小时数最低,达到1575小时,这主要是因为气候影响造成的(据中国气象局分析,2014年我国风电集中分布地区的70m高度风速比2013年偏小8-12%)。
根据以上情况判断,贵州省已建成项目运营效果较好。但由于贵州风电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山区,当地消纳能力较弱,未来风电建设需要综合考虑电网的配套和消纳能力。当地发生弃风限电的风险在增加。
同时,贵州省风资源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风电场选址和微观选址时存在很大的资源判断风险。
从经济性方面考虑,贵州省风电建设较高的环节主要为山地建设和运营、防范冰冻灾害以及防范喀斯特山区突发性地质灾害。风电建设较一般项目偏高。
五、贵州省风电政策
根据《贵州省新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贵州省“十二五”期间新能源开发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推进风能和生物质能的开发,提高新能源比重,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分散式接入风电开发,逐步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重点完善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机构能力建设,初步建立适应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的产业基础,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新能源产业体系,降低新能源开发利用成本,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打好基础。
六、核准流程
目前,在项目的核准流程方面,贵州省风电项目申报/核准流程执行国家有关要求。风电核准的前置条件只有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用海预审),重大项目需要环境影响评价,其他项不再作为前置条件,项目核准工作大大简化。
图3:风电项目核准流程图
本文来源于计鹏公司编制的《我国分省区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指南》系列报告。该报告分省(区、市)分别介绍风电和光伏项目开发建设方面的信息,包括资源、电价与补贴、经济性评价、核准/备案流程等,供项目投资者和行业人士初步了解各地区项目建设投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