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陆上风电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向上增长的空间已相当有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与陆上相比,海上风电具有的三大优势,将使得行业今后发展重心转向海上;未来作为行业发展标杆的特许权招标,也将转移至海上风电项目。
按照国家能源局在本月初透露的海上风电最新发展规划,粗略计算,未来十年海上风电带来的增量市场空间在千亿元以上。
海上风电具备三大优势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向记者介绍,海上风电有大规模建设的空间、加上采用风机单机容量更大,在规模经济效益上会较陆上风电更优。
首先在风能资源质量上,陆地上地形、建筑等往往成为遮蔽物,削弱风力、风速。但在海上,却无需担忧这方面问题。行业里通常将这点表述为“有效风能资源密度高”。
而即使是在北方及西北省份,因风速、风力难以维持恒定,发电量易出现较大波动。“这种情况下,为维持风电机组不间断并网运行,需要采用低电压穿越技术进行解决。”李胜茂说。
实际情况是,国家电力监督委员会在今年4月和5月分别通报了上半年发生的两起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事故,原因之一正是因为运行机组多数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而海上风电的风力和风速却能维持在较为恒定的状态,明显偏低的波动性可让海上风电进入几乎“全年无休”的状态。
成本上,海上风电也占优。李胜茂告诉记者,海上风机架设场地多为潮间带、沿岸滩涂以及近海海域,虽然也涉及土地占用,但相较陆上风电面临的占用耕地、支付拆迁补偿等问题,需要支付的款项明显少得多。
另外,就地域看,海上风电开发区域均为沿海地带,而这些区域集中了我国用电负荷大的省份。在电力传输上,只需要考虑将电从海中送上岸,较陆上风电的“千里送电”,一来大大减少了电力的损耗和衰减,二来也省下了大规模建设特高压输电线的投资。
陆上风电增长已至天花板
另一个现实是,我国陆上风电经过了几年的高速增长,目前已明显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就增量市场看,未来陆上空间不及海上。
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至2009年,我国风电每年新增装机容量都是翻番增长。但在2010年,国内新增装机容量仅较2009年增长37.1%,为增速首次放缓。
但是海上风电市场却是刚刚起步,增量市场空间正在打开。据本月国家能源局在全国海上风电工作座谈会上的表态,计划到2015年,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将发展到5000MW,2020年这一规模提高到3万MW。
我国累计风电装机总量在2010年底为4.47万MW,这是我国过去十年发展起来的装机规模。看上去未来十年海上风电距离“再造一个同陆上一样大小的市场”尚有差距,但实际进度可能会较预期加快——同场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就表示,现在已纳入政府层面的海上风电项目已达到2588MW,会争取在2012年前落实5000MW的中期目标。
就未来海上风电市场容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粗略的估算:单价取现在陆上1.5MW机型3500元/KW的均价,3万MW海上风电的增量市场金额将达到1050亿元。当然这个算法准确度并不高,因目前海上风电设备价格较陆上更高,且单机容量越大,价格会越高;不过,未来海上风电的建设成本又会逐年降低。因此,1050亿元的数据只为向读者呈现一个大致的概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未来达到特许权级别的大规模招标将不再在陆上风电进行,这点已成为业内共识。华锐风电副总裁陶刚就表示,以后特许权招标将会只做海上的,陆上会是一些小规模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