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为海上风电的发轫之地,也是海上风力资源丰富之所,挪威、瑞典、丹麦、德国、英国的近海海域的海上风电年发电平均小时数在4500 小时至5000小时之间,远高于国内3000 小时的水平。同时,欧洲海上风电上网电价也远高于国内水平,所以,国内一些风机制造企业已把眼光投向海外的海上风电市场。然而,突进最成熟的欧洲海上风电市场绝非易事,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对话了国内外风电行业多位人士,为中国风电企业开拓海外的海上市场建言献策——
在海上风电开发方面,湘电风能其实是从国外走到国内,2009年为了打造海上风电产业化战略,湘电风能收购了一家欧洲专门做海上风电的公司,所以说湘电在海上风电市场上,本身的国际化色彩就很浓。今年,我国海上风电电价出台,并规划了宏大的发展目标,相对于国外海上市场,我国的海上风电市场规划更集中、推动力度也更大,所以,湘电已经集中欧洲和国内的技术优势,将战略重点转移到国内的海上市场。
中国风机企业要到海上风电相对成熟的欧洲市场去,特别要注意中欧两地海上风况、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比如说,中国有台风,而欧洲没有;另外,我国几个海域风况差异性很大,更复杂,而欧洲的风况基本都是一级风况。这些国内情况与也欧洲的差异,对国内风机制造商走出去提出了更大挑战。
与陆上风电场相比,建设海上风电场从结构设计、安装和维护都更为复杂。特别是离海岸线较远的海上风电场需要周密的开发,对发电机、零部件和整个风电场的基础投资都需要周详的规划。比如说海上风况监测、风机噪声对海洋生物影响的检测,这些检测在软件和硬件上的要求都很高。中国的风机制造商要扩大海外的海上风电市场,首先要在多个海上风电项目中积累经验。中国的海上风电市场已经开启,对中国的风机制造商来说是良机,DEWI也正将一批经验丰富的欧洲工作人员转移到中国,以应对中国海上风电业务扩张的需求。另外,欧洲的海上风电市场已经比较成熟,竞争也最激烈。而美国、巴西、日本甚至南非等国的海上风电市场正在开启,这些国家的市场竞争也没有像欧洲那么残酷,对中国海上风机制造商来说,这些国家的海上风电市场是不错的突破口,成功的机会也更大。
目前在很多地方,欧洲、亚洲、还有美国,海上风电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美国明年有可能会在海上风电有较大的发展。从技术的发展和风机可靠性优化角度来说,中国厂家能够做的事情很多,中国风机厂家进入欧美比较成熟的海上风电市场很有机会,但难度也比较大,质量过硬并通过相应市场的认证是必要前提。
另外,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也需要多方专业团队的配合,企业在投资海上风电项目之前需要做有效的地质结构调查、风况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信息调查,这些工作都对降低海上风电项目投资成本,增加风电场在施工和运行期间的效率至关重要,而做这些工作往往都是高投入的专业性工程。中国企业要进入其他国家的海上风电市场,这些工作都是绕不开的。
海装风电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就是要在海外的海上项目有所突破。当然,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最大挑战还在于,对于国内厂商来说,国外的海上风电项目,我们从前期开发到建设再到后期运营都没有真正介入过,再加上陌生的投资环境,政策框架以及商业运营模式,挑战难度就被放大了好多。
海装风电在去年提出了“两海战略”,重点放在了海上和海外项目。在我们如东5 MW海上风机成功并网后,海装风电就开始筹划在欧洲北海区域寻找机会。北海是目前海上风电走的最远的区域,北海周边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海上风电产业配套和支撑政策框架。海装风电一直同英国、荷兰、德国、丹麦、挪威的政府投资部门以及一些海上测试场保持着密切联系,目前我们在这些地方都有备选的方案在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