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有媒体报道称,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根据文件规定,非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2017年前投运的近海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0.85元/千瓦时,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0.75元/千瓦时。
国家发改委确定非招标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标准的同时,还鼓励通过特许招标等市场竞争方式确定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业主和上网电价。通过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按照中标价格执行,但不得高于上述同类项目标准。
2017年及以后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将会考虑海上风电技术进步和项目建设成本变化,结合特许权投标情况确定。
所谓潮间带是海水涨潮和退潮位置之间的海岸。潮间带离海岸更近,近海则完全是海上,没有间歇的潮水。
过去几年,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异常缓慢,主要源于电价政策不明晰。中国风能协会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海上风电进程缓慢,新增装机容量仅39兆瓦,同比降低69%。
中国在2010年进行了首次海上风电项目招标,通过招标确定了四个项目。但进展非常缓慢,至今四个项目也并没有完全完工。第一轮招标后就屡有传闻的第二轮海上风电项目招标,也一直未进行。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中,海上风电为300万千瓦。2010年第一期特许招标权的规模,仅100万千瓦左右。
国内一家新能源电力开发商管理者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第一期招标项目,有的因为前期规划不好,需要重新做出调整,调整涉及多个部门,建设周期会拉长。
但另一方面,中国的海上风力资源丰富,而且都在经济发达、电力负担较重的东部沿海,不存在电力消纳的难题。
海上风电因为面临的环境不同,在风机吊装、风机技术、专业人才、部门协调方面都更加复杂。海上风电成本也比陆上高,平均是陆上成本的2倍。目前国内在建的多数还是实验性项目。
而且海上风电电价政策长期政策不清晰,也影响了企业投资积极性。海上风电项目,涉及到海事、农业、能源、环保等多个部门,非常繁杂。海上风电电力输送到陆地使用,也要耗费较高成本。很多央企在圈地后,并没有快速推进。
上述开发商人士对本报记者说,电价清晰后,企业预期更明确,可以推动降低成本,加快项目建设节奏。但总体来说,国内的海上风电并没有完全成熟,在目前的上网电价标准之下,只有风力资源较好的地区企业才有利可图,企业会边做边观察。
能源局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2015年拟开工1.87兆瓦和3.75兆瓦海上风电项目。这意味着海上风电市场将开启,带动企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