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海上风电转机已现 相关领域被企业看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12  浏览次数:256

  “海上风电元年”成为风电领域的热词。这一说法来源于上海电气风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琦在“2014年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暨展览会”新闻通气会上的讲话。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今年我国海上风电将开工多个项目,海上风电的又一个春天到了。

  说起海上风电,相信关注这一领域的人们都记得曾经的信心十足、热情澎湃,之后的坎坷曲折、苦衷难言。如今,似乎大家又看到了另一个转机。

  转机已现

  2009年,国家能源局组织沿海省份开展海上风电规划工作,我国海上风电开始起步。

  2010年,上海东海大桥一期10万千瓦示范项目建成。

  2010年,国家首批4个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100万千瓦。

  而时至2013年末,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也不过39万千瓦,建成项目主要位于江苏和上海两地,4个特许权项目长期停滞。建成项目中除上海东海大桥一期项目为海上风电项目,其他都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潮间带

  项目。距离“十二五”结束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实际建成量与500万千瓦的建设目标仍相去甚远。

  但改变也在悄然发生。继去年下半年,沉寂了两年多的首批特许权项目传出4个中有3个获得开工“路条”的消息后,最近又有消息指出,仅今年开工的海上风电项目就可能达到156.6万千瓦,是过去数年累计安装量的3倍;2015年及之后开工的项目更将达到355万千瓦。这一数字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

  尽管数字不尽相同,但多位专家的表述也都证实了我国海上风电正在复苏。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高虎在此前召开的“中英海上风电案例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表示,至2013年,我国准备开展前期工作的海上风电项目17个,总装机量约400万千瓦。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副主任王霁雪也在会上表示,我国海上风电核准在建的装机规模为183万千瓦,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装机规模为409.8万千瓦。

  海上风电发展的又一个高潮正蓄势待发,转机已现。

  除此之外,我国很多省份还出台了自己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有的已经获批。据高虎透露,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天津、浙江、广东海上风电规划已经完成;海南、辽宁大连、福建、广西等省市的海上风电规划正在完善和制定。这些规划初步确定了43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开发资源。

  根据规划,2015年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将分别建设海上风电70万千瓦、460万千瓦、150万千瓦、40万千瓦和300万千瓦;2020年这些数字将分别达到155万千瓦、945万千瓦、370万千瓦、110万千瓦和700万千瓦。海上风电前景仍值得期待。

  大家的春天

  在开工消息得到确定的同时,海上风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即将出台的消息也同时传来。近日,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执行副秘书长唐文倩透露:“今年中国非常有可能推出海上风电的上网标杆电价。据我所知,国家能源局与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已经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双方的态度与之前相比也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正如她所言,看到海上风电的转机来临,已经有很多人积极行动起来。整机制造商就是其中之一。作为这类企业代表,刘琦就表示,“海上风电上网电价的出台,将为行业的发展带来支撑,我们企业也将加快发展。”其今年在海上风电领域已经大有斩获,包括4月下旬陆续交付设备的10万千瓦海上风电二期项目,9月交付设备的江苏如东20万千瓦项目等。

  观察2014年开工的海上风电项目可以发现,不同于早期海上风电项目,新工程采用的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已经多为4兆瓦、5兆瓦,高可靠性、冗余设计、易维护性、经济性等成为业主选择整机最先考虑的标准。除上海电气风能有限公司外,华锐风电、重庆海装、东汽、金风科技、湘电风能、远景新能源等也都是海上风电领域的主流竞争者。

  除此之外,海上风电建设、海上风电运营维护等领域也被很多企业看好。

  随着近年海上风电、跨海大桥工程建设和海洋石油工程建设,相继有三航局、中铁大桥局、华电重工、龙源振华及部分民营企业已经完成建造、开工建造或正计划建造大型海上风机安装船、起重船,随着海上风电场逐步进入建设期,具备海上风机吊装施工能力的企业将逐步增多。

  4月22日,泰胜风能董事长柳志成也表示,3年内希望能在海上风电、海洋工程及风电场运营维护等新启动的业务上取得突破。据悉,该公司今年主要的新产品即为海上风电装备及海洋工程装备;风电场开发、风电场技术及运维服务业务作为其新业务,目前也在前期筹划和推广阶段。此前,其主营业务的主要产品为风电塔架和基础环。

  由于我国在220千伏高压海底电缆制造、敷设方面的能力、经验处于空白,一些企业也打算在此方向突破。据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生校介绍,国内有5个电缆制造企业已经引进了生产装备,而且都有300米样品生产出来,通过了上海电缆研究所的测试,正在向中试推进,但产品实际性能尚需实证研究。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标杆产业”,海上风电产业的复苏正在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发展。它的春天也是它们的春天。

  “玩转”海上风电还差什么?

  尽管海上风电的第二轮小高潮已经扑面而来,中国还是目前亚洲海上风电发展最快的国家,但要想实现这一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远没有这么容易。对于处于海上风电开发初级阶段的我们,想要“玩转”海上风电,还差得很多。

  涉及多部门,规划衔接困难

  因为海上风电开发涉及能源、海洋、海事、环保、军事等多个部门,彼此间协调困难,因此我国尚没有制定全国性的、协调一致的海上风电区域规划。这也造成海上风电场工程审批手续复杂,核准时间长,给项目成本带来不可预期的风险。

  电价政策仍未出台

  海上风电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电价政策的支持,但我国还未完善海上风电的电价体系,对定价机制的研究仍在探索阶段,由此导致的缺乏明确的回报率成为海上风电工程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首先,我国尚未建立起海上风电开发的资源数据库。海上资源和建设条件的调查工作是规划机制建立和风电场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海东海大桥项目就因可行性研究阶段风能资源评估偏高导致后期实际发电量明显低于理论发电量。

  其次,大型风电设备制造、海上工程施工设备制造、海上风电设备安装、海底电缆制造与敷设等技术也仍有待完善。在已经建成的东海大桥一期项目中就出现了机组平均可利用率远低于陆上机组以及海缆设备损坏等不同类型故障,导致了项目运维时间和成本的增加。

  技术、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还未形成完善的和规模化的产业服务体系,需完善相关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培养海洋工程及海上风电运维技术人才,为海上风电的发展提供支撑。

  海上风电项目开发管理仍有欠缺

  中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2010年,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引导国内海上风电规范管理。但保障体系有待建立健全。从实际建设情况来看,需简化复杂的管理程序,加快项目开发建设进度。

  海上风电项目运营维护经验缺乏

  国内已建成海上风电场的风机尚处于质保期,风电运营商积累的经验还有限;国外海上风电场规模化开发时间也不长,世界范围内海上风电场尚处于运营周期前半程。由于海洋环境条件复杂,且可达性受气象条件、海洋环境条件影响,当风电场运行到运行周期下半程,将面临如何从运行控制策略上做到故障尽早发现、预警,在维护时提前排除隐患,在检修作业时如何保障海上风电场故障能够得到及时排除等问题,需要建立一整套运行监控、维护检修策略。

  看英国海上风电怎么“玩”

  说到海上风电不能不提到英国。目前,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规模已经突破700万千瓦,主要分布于欧洲国家,而英国是其中装机规模最大的,总装机容量达到370万千瓦,占到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的一半以上。

  英国海上风电发展遵循了近海到远海、潜水到深水、小规模示范到大规模集中开发的发展思路,在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扎实的海洋工程技术和运输能力的支撑下,开创了高速发展和高可靠率的“英国海上风电产业模式”。2012年,英国海上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3000小时左右。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其已经在海上风电行业管理、整体规划、海上工程施工、风电场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