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海上风电需健全技术标准体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18  浏览次数:228

  “我国今年非常有可能推出海上风电的上网标杆电价,自2008年中国第一台海上风力发电机投入运行以来长达6年的海上风电价格空白将被填写。”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唐文倩如是说,海上风电价格的出台,将为海上风电产业的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传递出“良好信号”,有利于吸引有实力的相关制造企业和开发商投身海上风电。

  事实上,受技术、政策、认识和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特别是受海上风电电价未明确、前期协调工作难的影响,目前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进展并不理想。据中国风能协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已建成的海上风电项目共计42.88万千瓦,与2015年将建成5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的目标相距甚远。不过,与海上风电价格即将出台这一“利好”消息相配套,今年已有7个海上风电项目获批开工或即将开工,总装机容量约156万千瓦。

  遭遇多重掣肘

  “2014年极有可能会被定义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元年,今年我国会有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开工。预计上海电气风能累计开工的海上风电项目不少于4个。”上海电气风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琦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这个迹象看,不仅是我国的陆上风电已逐渐回暖走出困境,海上风电也进入了一个发展小高潮。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缓慢,推进力度还不大,关键是投资商还处于观望状态。从第一批海上风电招标到现在,除了上海东海大桥,真正实施的海上风电项目很少,海洋风能工程装备的需求不旺。

  只有少数几家设备制造企业涉足其中。

  业内人士认为,成本高和运营难是海上风电发展缓慢的两大主要因素。而技术和政策无疑是开启海上风电资源的“两把钥匙”。一方面,由于海上风电开发涉及多个领域,各部门对发展海上风电的认识不一,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实际执行管理标准不一,从而使得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周期被拉长;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始终处于高成本阶段,这成为制约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国内陆上风力发电工程造价平均为8000元/千瓦,而海上风电的工程造价在1.6万元/千瓦——2万元/千瓦。国内风电龙头企业龙源电力2011年全公司的平均建设成本为每千瓦7880元,海上风电的建设安装成本却高达每千瓦1.5万元。

  此外,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尚未形成相应的标准体系。在我国风电原有的200多项技术标准中,涉及海上风电的只有24项,且现有的风电行业标准很多是由国外引进,并不太适合中国的风能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实际情况。

  有望驶入快车道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我国海上风电的转机已悄然出现。

  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仅今年开工的项目,就可能达到156.6万千瓦,是过去数年累计安装量的3倍。

  2015年及之后开工的项目更将达到355万千瓦。而随着海上风电标杆电价的出台,将使投资海上风电的收益预期更加明确,有利于吸引更多资本进入该领域,这将利好风电开发企业与风电设备企业。

  不过,有专家建议,目前国内海上风电价格机制有待明确,海上风电项目开发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内海上风电资源水平和建设条件复杂,相关技术有待提高,技术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要尽快明确电价政策。海上风电技术要求高,建设条件复杂,投资需求大,导致海上风电开发成本高,如没有清晰的电价政策,投资者很难对项目建设进行评估和决策。

  二是要加强部门协调管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与海洋交通运输、生态保护等密切相关,目前部门间的协调和衔接还不够。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明确海上风电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有关要求,提高管理效率。

  三是要加强技术和标准体系建设。目前,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相对薄弱,技术和标准体系尚不健全。需要加强资源评价、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工作。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