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装备制造业需打破“回款难”瓶颈
——访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副主任工程师赵萍
“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行业门槛比较低,缺乏行业规范,导致无序竞争愈演愈烈,流动资金短缺是风电设备制造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为大量的设备款收不回来,风机整机制造商无法给零部件供货商付款,从而影响到设备的后期服务。”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副主任工程师赵萍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风电产业回暖信号明显,您认为2014年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赵萍:风电行业是国家能源装备的重要部分,也关乎国家安全的问题,供应商提供的设备都是专门设备,同时设备寿命年限为25年左右,每台设备每年的运维费用约6万元,这些都需要设备生产商提供设备技术支持。因此需要能够与设备长期共存的企业,以便保证后续的进一步技术支持。而近年来很多企业进入行业非常快,特别是一些企业逐利,一旦该行业受到影响,则退出这一领域,其生产的设备将无法找到供应商提供深入的技术支持。
我国电力装备“升级版”要符合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目标,提高能源发电效率,进行设备改造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风电等清洁能源,特别是解决风电设备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目前市场还不是很健康成熟的情况,国家应该培养3——4家央企从事风电行业,保证能够提供风电设备的后期服务。
记者:新形势下我国风电产业遇到哪些新的问题,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赵萍:虽然去年能源局颁发了《关于印发促进风电装备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对风电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十八项措施,但是有一些问题还需要继续解决,比如设备供应商以没有拿到新能源补贴为由不支付货款,有些以融资困难不付款,这些都需要有力措施来解决,否则会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风电设备供应商大量的设备款被拖欠现象严重。目前风电行业普遍采用 “1、4、4、1”的付款方式,即合同签订10%、生产启动款40%、交付设备40%、质量保证金10%,由于风电合同生效与交货期非常短,业主支付10%后大部分需要设备制造商垫资,给设备制造商造成很大的资金压力。更有甚者,有些业主在确认收货以后以各种理由拖欠货款,导致某整机设备供应商几十亿的设备资金收不回来,无形中增加利息,而该设备供应商又不得不拖欠数亿元的零部件设备供应商货款,造成整机和零部件的服务不到位。应该说,回款难问题已经成了制约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最大瓶颈。
记者:去年两会期间您提出了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今年两会上,您对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有哪些建议或意见?
赵萍:对于“回款难”的问题,国家应尽快落实新能源补贴款项,因为业主也往往以没有拿到能源补贴款项为托词,不支付设备款。严把项目审批关,有融资的保证才能作为项目建设审批的条件。国家对于项目投资,在源头注资并且要监管资金的走向,防止“空手套白狼”的做法,保证设备款项。对于不及时提供设备款的业主应该定期公布,也能够作为后期设备供应商选择项目的依据。在项目审批中也要考虑其作为后期项目批准的诚信依据,成立专门机构清理风电行业的拖欠款问题,以保证行业健康发展。
作为风机设备供应商,未来风机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内在技术和外在质量两方面。在实际运行中,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是否能够在寿命期内不发生问题等都是由设计技术和制造质量来保证的,如果没有做好这些准备,将会给风机设备出口带来很大的问题,一旦出口的风机设备遇到设计和质量问题,那维护成本将非常高,最终导致我国风机等相关设备出口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