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下游”谋增长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24  浏览次数:277

  当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意识到其主营业务正逐渐走过“最美好的时光”时,它们只能另寻出路,开辟新的增长点。而对所有类型的企业来说,拓展上下游产业链风险最小,因此也是最合适的选择,风电设备企业也不例外。

  以金风科技、天顺风能为代表的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正是这一模式的践行者。天顺风能副总经理兼董秘郑康生表示,转向风电场开发不仅符合公司发展清洁能源的战略,同时也因为目前风电场运营业务在上下游产业链中依然有较高的收益。

  那么风电场之后谁将是下一个增长点呢?其实,市场也早已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运营维护业务,多家企业早已布局,准备分享一两年之后就将到来的“盛宴”.

  设备市场“生机”

  经过了两三年的低谷期,国内风电市场重新迎来了发展的“生机”.

  在2010年之前,中国风电市场一直保持高增长的态势,新增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51万千瓦一跃增长到2010年的1893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然而,2011年严重的弃风限电将风电市场打入“寒冬”,导致风电运营商盈利下滑,投资积极性也大大受挫。2011年新增装机容量下降至1763万千瓦;这一数据在2012年进一步锐减至1296万千瓦,同比下滑26%.

  作为上游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其日子更不好过。一位风电企业人士感慨,在那两年期间,有很多中小型设备企业都倒下了,同时所谓的“产能过剩”也像甩不掉的包袱一样跟在企业后面,发展真是步履维艰。

  不过,在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政策,使国内风电市场在2013年迎来了转机,自下半年开始逐步回暖,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业绩也呈现出向好趋势。

  单从设备价格来看,在2011年6月份,1.5MW风电机组的平均投标价格仅为3600元/瓦左右,处于历史低位,但到去年底时,国内公开投标平均价格已经回升到3800——3900元/瓦。

  作为风电设备龙头企业的金风科技,公司2013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19.7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加387.97%.公司预测2013年全年业绩同比增长150%——200%.

  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将新增风电装机确定为1800万千瓦。这也使得国内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迎来了转折之年。

  虽然风电设备已经走出迷雾,再次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但其增长乏力也显现,接近“极限”.

  这个行业已经处在盈亏平衡线上,但并不会好转很多,因为下游是五大发电集团,设备企业在产业链上的议价能力低,所以并不看好这个环节能有一个很高的收益率,国内设备企业增长的“天花板”也显而易见。

  “一方面,虽然短期来看,风电设备的量会有增长,价格也在缓慢回升,但是下游发电集团比设备企业要强势,同时设备市场也竞争激烈,因此不看好设备企业有特别高的盈利;另一方面,长期来看,国内新增装机量总有一天是要失去增速的,并且会逐渐下降,就如同国际市场风电装机一样,长期并不看好。”上述人士认为。

  实际上,不仅国内风电设备企业的发展在未来几年会遇到“天花板”,国外发展成熟的风电设备企业早已经遇到了类似的“瓶颈”问题。

  世界排名第一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商丹麦维斯塔斯风力技术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增速呈现逐年下滑趋势,其ROE更是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为负增长,分别为-6.4%和-59.4%.另一风电设备巨头歌美飒2012年的ROE则由前一年的4.1%直接降为-48.7%.

  在此形势下,国内风电设备企业需要开拓空间更大、盈利能力更强的领域。因此,下游风电场开发就成为国内有实力的风电设备企业的最好选择之一。今年1月份,天顺风能宣布与北京宣力成立合资公司,未来将切入风电场开发和其他新能源发电场项目。而在此前,天顺风能一直计划开发广西和吉林两个规模均为49.5MW风电场项目。

  风电站开发的盈利要好于设备制造,预计公司吉林和广西的两个风电项目在今年能获得能源局的核准,并开工建设,计划在2015年投入运营,同时与北京宣力的合作也是加快公司清洁能源战略的措施之一,新疆哈密300MW的风电场项目极有可能在今年实现并网发电。

  预计2014——2015年,天顺风能风电场业务的净利润分别可达到1461万和1.22亿。风电场运营业务将成为公司2015年的新亮点。

  国内风电设备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金风科技则早已进入电站领域。2013年上半年,金风科技转让风场133MW.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公司已完成风场权益装机容量605MW,在建风场权益装机容量超过1200MW.未来风场转让对公司业绩贡献将进一步提升,也将拉动风机出货。

  风电场开发虽然收益稳定,但企业必须能获得优良资源,并且不存在并网障碍才能够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不过,仅就并网一条就难倒了国内许多企业。

  因此,在前几年大规模上马的风电设备即将出质保期时,运营维护市场就成为“下一个路口”,也成为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业绩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金风科技一位人士介绍,2008——2009年之前的风机设备质保期较短,2009——2010年风机的质保期是3——5年,因此从2014年开始,会有比较多的风机出质保期,将会给售后的运营维护带来一定市场。

  过了质保期以后的风机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设备供应商再给风电场业主提供服务就要收取费用。风电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风电项目前期机组选型和项目选址等咨询性质工作、中期项目建设,以及后期的风电场运维管理。

  “虽然设备维护业务还处于萌芽阶段,市场还没起来,但大家都很看好。随着出质保期风机的增加,这块市场会有一定的增长。”上述证券分析人士表示。

  目前,国际上一般有四种运维合同分类:基础架构、普通架构、高端架构和完全架构。完全架构包括在一些基础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可利用率的保证,即在一定的年限里有一个风机时间的可利用率或者发电量的可利用率,这对提供运维合同的厂商来说,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但是盈利收入也会更加大一些。

  其实,专业的风电运营维护公司在国内也早已出现,不过随着运营维护费用的增加,以及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等因素,具有技术实力的风电场开发企业更愿意将高利润拱手让人,因此纷纷进入这一领域“单干”.郑康生表示,天顺风能将来也会涉足运营维护这一领域。

  北京汉能华科技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风电服务市场的总量可能高达1000亿元。此外,金风科技的2013年中报称,公司风电机组销售方面营收同比下跌了11.14%,但风电服务板块实现了28.71%的增长。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