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能源融合 » 风光储 » 正文

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消化不良”是风电最大顽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13  浏览次数:350

  风电是中国发展最快且资源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但是,中国也可能是全球风电发展规模最大,效率却最低的国家。

  2012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增加了13吉瓦,发电量增长首次超过煤电。与此同时,中国风电的“弃风”量也在这一年打破历史纪录,全国“弃风”电量达208亿千瓦时,“弃风”率约17%。

  近日,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网的接入、传输和消纳仍是我国风电发展的主要瓶颈。

  丢失的丰富资源

  中国气象局对中国风能资源储量评估的结果显示,陆地(不包括青藏高原海拔高度超过3500米以上的区域)距地面70米高度,在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大于等于每平方米300瓦的条件下,风能资源的技术开发量为26亿千瓦。

  另外,我国还有较长的海岸线,在近海水深5~50米区域100米高度上,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约5.12亿千瓦。

  施鹏飞表示,在2006年到2012年期间,我国发电企业开始积极建设风电场,运营容量从127万千瓦增长到6000万千瓦,风电电量从15亿千瓦时增长到1000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比例增长到2%。

  不过,由于电网建设的滞后,风电机组从吊装完成到并网调试和投产运营的时间比以前延长很多,造成年底统计的吊装容量和运营容量之间的差别达到上千万千瓦。

  按照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2012年风电累计吊装容量7532万千瓦,但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风电累计运营容量只有6083万千瓦,容量足足相差1400多万千瓦。

  “并网和消纳不畅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中国风电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施鹏飞说,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点造成风电场多集中于远离中心城市的偏远地区,并形成“大规模,高集中”的风电开发模式。

  由于风电场当地负荷水平低、灵活调节电源少、跨省跨区电力输送通道不足以及风电和电网建设不同步等原因,有风不能发电的“弃风”现象日益严重。

  分散式开发或促使消纳

  其实,“弃风”问题由来已久,施鹏飞认为其原因就是中国前一阶段风电装机量较大,而后续的风电送出和调峰跟不上。这也倒逼电力系统加强整体规划,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在全国范围的传输、蓄能和负荷侧消纳统筹考虑。

  在他看来,风电须切实融入到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也应制定和实施风电分级和跨省区消纳的方案,建立实施风电并网和全局消纳的详细规则,制定和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及电网保障性收购制度。

  另外,风电场建设也要与电网建设及负荷消纳协调发展,要实施风电场风功率预测预报管理办法,从电网调度方面尽量减少“弃风”的电量损失。

  施鹏飞称,在当前大型风电基地并网及风电电量消纳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从2011年开始,我国在稳步推进大型风电基地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分散式风电接入技术和分散式风电项目的开发规划。

  “分散式开发因地制宜,距离电力负荷中心较近,原则是不增加当地现有变电站容量,风电机组并入配电网,所发电量就地消纳,成为风电开发新的热点。”施鹏飞说。

  他表示,虽然内陆地区的风能资源比较差,设备制造商针对不同项目环境特点,纷纷推出“低风速”或“高海拔”机型,使得这些项目具有开发价值。分散式开发将促使中国风电项目覆盖更多的区域,有利于中国风电发展目标的顺利完成。

  未来发展趋势

  并网风电经过2006~2010年新增装机连续100%增长后,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居于世界首位,成为风电大国。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发布了《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提出风电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成为实现低碳能源战略的主力能源技术之一。

  路线图设定的中国风电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千瓦、4亿千瓦和10亿千瓦,到2050年满足17%的电力需求。

  在施鹏飞看来,从2011年到2050年,风电开发带来的累计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2050年当年,风电贡献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将达到15亿吨,风电带来的就业岗位将达到72万个,实现上述目标,将取得巨大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2011年是个重大转折,风电增长速度降下来,但是当年新增容量占到世界同期的40%,总量仍然很大。”施鹏飞说,未来,风电要在电力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协调发展,按照集中与分散开发并重的原则,建立适应风电发展的电力调度和运行机制,继续推进风电的规模化发展。

  施鹏飞称,地方和企业对风电发展也要进一步回归理性,不要追求机组的单机容量、速度和批量。盲目扩张,只会让风电行业更加举步维艰。国家也要增强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完善风电标准及产业服务体系,使风电获得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他同时指出,我国还需要突破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接入的关键技术,积极发展储能技术,解决大规模间歇性电源接入电网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问题,建成风电大型基地配套外输通道,解决风电远距离输送问题,在负荷侧充分消纳风电的电量。

  另外,国家还应该提高风电设备制造、风电场建设和运营以及电力系统中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化调度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由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转变。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