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中,我国做出了两项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达到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实现。风电作为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日渐被我们所重视,至2009年风电固定上网电价政策出台后,风电在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发展迅猛,并创造了连续五年100%增长的神话。在风电发展中,我们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如连续的风机事故,也曾经遭受过产量过剩的质疑。但是笔者认为在十二五中,风电仍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市场环境相对成熟后必将迎来风电产业中海上风电的又一次腾飞。
一、欧洲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到2010年底,世界海上风电的发展还主要集中在欧洲,它们的风电市场发展中又创下新纪录:有308台海上风力涡轮机安装,装机量比2009年增加了51%。价值26亿英镑的五个风电场装机总量为883兆瓦(MW),发电量可达2964MW。
目前,这些装备的海上风力涡轮机装机量可为欧洲290万家庭提供电力,相当于德国柏林和比利时布鲁塞尔,在装机量达1136MW时电力消耗的总和,两城市在通常情况下一年风力发电为11.5千瓦时(TWh)。
这些数据均由欧洲风能协会(EWEA)在布鲁塞尔的“欧洲风能产业——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和2010风能数据”报告中公布。
这些数据反映了英国将成为欧洲能源领域领头羊。英国目前海上装机容量达1341MW。其次依次为丹麦(854MW),荷兰(249MW),比利时(195MW),瑞典(164MW),德国(92MW),爱尔兰(25MW),芬兰(26MW)和挪威(2.3MW)。
二、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的3倍,其风能储量远高于陆上,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1.我国主要风电整机企业争先“下海”
在中国陆上风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进军海上风电市场成为中国主要整机企业的共同选择。各整机企业积极筹划、先入为主抢占市场。华锐风电成功中标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项目。2010年2月27日,34台3MW机组(共计102MW)海上风电项目全部整体安装成功,并于6月8日调试完毕,全部并网投入运行。
中国第二大风电整机企业金风科技已于2007年在渤海湾中海油的钻井平台试水了海上风机的所有工序。截止2009年6月,该海上风机已累计发电500万度。2009年11月18日金风科技投资30亿元在江苏大丰经济开发区建设海上风电产业基地项目,并计划将其建设成为国内最大、世界领先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华仪电气宣布再融资11.46亿元,其中超过4.6亿元将投向3MW风力发电机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用于备战海上风电;上海电气2009年5月宣布规模达5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其中包括3.6MW海上风机的研发;湘电风能有限公司通过竞拍,以1000万欧元收购荷兰达尔文公司,并获得了该公司研究的DD115-5MW海上风机的知识产权,为进军海上风电奠定了基础;东方电气3.6MW海上机型正在研制中。
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充分依托集团公司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和试验基地等优势,整合风电整机和配套设备的研发实力,形成全产业链。现已组织实施了2MW近海潮间带批量装机工程,正致力于研发近海5MW风电机组,国家科技部授牌成立了“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2.国家政策推动海上风电发展
2008年已完成并发布了《近海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和《近海风电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09年完成并发布了《海上风电场工程可研报告编制办法》和《海上风电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印发了《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大纲》。2010年1月,国家能源局在《2010年能源工作总体要求和任务》中称“2010年,要继续推进大型风电基地建设,特别是海上风电要开展起来”。2010年1月22日,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联合下发《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海上风电建设。3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表示,“优先发展海上风电机组产业化”。
近期,国家能源局启动了中国首轮海上风电首批特许权招标,并已经向辽宁、河北、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1省份有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申报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可见,国家开发海上风电的步伐正在加快。
3.政府大力推进海上风电项目
我国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会议做出了两项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达到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经国内外多个部门和机构分析预测,为实现非化石能源达到15%的目标,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应达到1.5亿千瓦。中国正希望从海上获得更多的风能,以完成这一目标。
东部沿海地区的滩涂及近海具有开发风电的良好条件,其中江苏、浙江两省将成为我国海上风电的重点省份,两省近海风资源到2020年规划开发容量分别为700万千瓦和270万千瓦。此外,全国各地酝酿及在建的海上风电场还包括广东湛江、广东南澳、福建宁德、浙江岱山、浙江慈溪、浙江临海、山东长岛等。目前,江苏、上海的海上风电规划已经完成,待其他地方海上风电规划全部完成之后,将汇总形成全国性海上风电规划。
我国将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近海风能资源优势,国家能源局5月18日正式启动了总计100万千瓦的首轮海上风电招标工作,包括两个30万千瓦的近岸风电项目和两个20万千瓦的潮间带项目。
三、我国海上风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方面:目前所采用特许权招标上网电价政策,要求价低者中标,这必然会让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为了能够拿到海上风电招标开发权、经营权和业主资格,不惜压低电价,最终不利于海上风电的发展。
2、成本方面:我国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上海东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发改委核定后的税后上网电价为0.978元/千瓦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个项目对定价有指导意义。然而这个价格相对火电、水电及核电来说都高出不少,要在众多能源品种中占据一席之地尚待时日。要想在与传统的火电相竞争,还需要在成本方面下足功夫。
3、技术方面:(一)核心零部件如变流器、轴承、电控系统等仍然依赖进口,虽然我国现在在整机制造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并且制造能力也排在世界先进行列,但在一些主要零部件方面还需要依赖进口,这样无形中大大增加了风机制造的成本。(二)维修水平相对落后,因为我国开发海上风电的时日尚短,对风机的维护和维修方面缺乏经验。
4、配套设施方面:(一)电网建设相对滞后,2010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约为4183万千瓦,并网容量约为3107万千瓦,在电装机容量方面首次超过了美国,但是发电量只有500亿千瓦时,仍低于美国。一般来讲国外先进水平未并网容量不会超过10%,而中国一般高达30%以上,影响了风电效率和效益水平的提高。(二)测风塔等基建设备落后,据目前国内风电建设项目审批要求,拟选风电场测风时间必须满一年,因此测风工作必须有一年的提前量。但是我国因为风电的发展太快,基本没有遵循这些原则,目前气象数据都是直接通过气象局来采集的,这样的数据精确度低,针对性差,缺乏科学性。
四、对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建议
1.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打造自主品牌
目前,国内海上风电还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市场运作经验还是风机制造水平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别。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不足,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发挥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厂所合作,突破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在高起点上提高海上风电产品开发步伐和总体水平。世界海上风电在未来的20年里将会迅速发展,尤其是欧洲,海上风电已获得欧盟及欧洲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海上风电的国际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2.寻求电力企业合作,解决风电并网问题
海上风电的良好发展前景促使“圈海”运动愈演愈烈,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风电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寻求与国内电力企业合作,形成战略联盟,共同开发海上风电项目。由于海上发电同样面临着最终并网发电的问题,加强与电力集团的合作,解决风电入网的各种技术问题,消除后顾之忧。加快电网建设。国家对海上风电的开发要有一个长期整体的规划,先开发电网发达的地区,让风机安装好就能发电,避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3.借鉴陆上风电经验,实行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
有人把风电的发展规划为3步曲,即陆上风电技术(当前技术)一近海风电技术(正研发技术)一海上风电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对此规划笔者完全认同,风电的发展本身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既然我国在陆上风电有了成功的经验,我们没有理由不充分利用这些现有资源来发展海上风电。笔者认为海上风电的发展也可以借鉴陆上风电,但可以有一些创新和不同。海上风电规模化、快速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降低成本,达到此目的,可以通过资源的整合来完成。大的整机企业通过收购主要零部件企业实行自给自足,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增强企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与此同时风电开发商和制造企业的强强联合也是一种有效手段。
4、加快风电配套设施的建设。测风塔是用来采集风电场微气象环境内的风、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信息,然后根据测量的数据选择适合安装的机型。据目前国内风电建设项目审批要求,拟选风电场测风时间必须满一年,因此测风工作必须有一年的提前量。我国应该重视测风塔的建设,为风场的建设提供准确的观测数据,这样会提高风场运行效率,也会减少风机的故障率。
5、重视在风机维护和维修方面的投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风电技术人才,以延长风机使用寿命,缩短风机维修时间。
五、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1、在十二五规划的五年中,笔者认为前三年是一个震荡期,在这段时间里,我国的风机制造水平将迎来一个考验期,因为风机一般运行3~5后最易出现故障。我国的风电从08年开始经历了大规模的量产,这批风机的质量如何将会在十二五的前三年中迎来巨大的考验。如我国的风机能顺利通过这个考验期,将会更大的刺激我国海上风电的蓬勃发展。
2、风机大型化,核心部件国产化。目前我国个别企业在风机制造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核心部件的研究开发方面与国外尚存差距。国家应该出台一些政策,鼓励研发,加大研发投入,让中国风电不论在装机容量还是在技术水平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技部有关人士曾表示,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进一步加大风力发电研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3-5兆瓦陆上风电机组,5-10兆瓦海上关键零部件研发工作。笔者认为,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的全面启动,风电机组的大型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据悉,华锐单机容量6兆瓦风力发电机组研发工作进展顺利,首台样机将于今年6月下线。目前,国内风机成本居高不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依赖进口,大大增加了成本。华锐、金风等风电巨头现在已经率先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力求打造了一条完整的零部件国产化产业链,完全掌握产业控制权。
3、价格大战即将开幕。陆上风电风力发电不可能永远接受补贴,成本下降是大趋势,否则可再生能源就没有立足之地。国内多家知名风电企业从成立之初就将低价作为长远战略确定下来了,这一战略不仅对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亦是如此。在他们的推动下,必将迎来国内风电企业又一轮海上风电的价格大战。
4、随着国内风电企业金风、华锐、明阳等的成功上市,风电企业将迎来一个上市潮。风电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必然要实行规模化生产和提高自主研发水平。这些都需要巨额的资金,而上市融资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5、风电行业即将进入一轮整合期,风电装机总容量增速放缓,但海上风电会迎来高速发展期,重新复制陆上风电的辉煌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