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海上风电进入“潮间带时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28  浏览次数:186

  11月23日上午7时许,江苏如东环港外滩海边,寒风一阵阵拍打着海浪。记者跟随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渔政船下海。船只缓缓驶出洋口外闸之后,前行了一段时间。在海风海浪较大、能见度不高的情况下,记者仍然见到了位于潮间带的风电场——一座座矗立在海上的巨大白色竖杆,以及3片匀速转动的风机叶板。橙色的底桩深深地打在海底,海鸟在周围飞来飞去。

  这一天,龙源江苏如东150MV海上(潮间带)示范风电场二期50MW工程竣工。自此,这个示范风电场全部投产发电。加上2010年9月底投产的如东32MW(潮间带)试验风电场,龙源电力已在如东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达到182MW,年上网电量将达到3.75亿千瓦时,可利用小时超过2500小时,电价为0.0778元/千瓦时;与常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1万吨,减少碳排放24.7万吨。环境友好,效益渐好

  “这是海上风电场与南通市鸟类观察站联合观察鸟类生存情况。目前鸟类情况大体正常。”走进离风电场不远的风电办公楼总控室,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启海向记者介绍了电脑显示屏上的一幅幅监控画面,在介绍生产过程之前,他先提及了风电场的环境友好度。

  一排并列的显示屏上标志着不同时期投产的风电场实时监控画面。一台电脑上显示的是2010年投产发电的32MW试验场,拥有16台风机,显示为蓝色;右边的3台电脑上分别显示着2012年投产发电的150MW示范风电场里3种不同厂商的机型。其中,右下方灰颜色的是17台3MW的华锐风电风机,2012年初安装发电;绿颜色的是21台2.38MW的西门子风机,2012年2月投产发电;第三块示范场在最左边一块,是20台2.5MW的金风科技风机,2012年11月23日当天投产。

  据沈启海介绍,今年中国国电公司给龙源电力下达的总电量指标3.0503亿度,而截至11月22日,龙源已完成3.19亿度,完成年度目标的104%。此外,龙源电力1~10月设备可利用率完成95.76%,而集团下达的指标是95%,国外一般在90%~94%之间。此外,国内一般风电场场用电率平均约为5.31%,龙源风电场1~10月则为2.99%,领先于一般风电场。

  “自身消耗越少,上网部分就越多,经济效益也越明显。”沈启海表示,龙源的风电场发电能力在不断增强,设备可利用率也在提高,风机年平均发电时间已达2200小时。尊重规律,海洋和谐

  虽然海上风电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但想要从大海“嘴里”讨能源并不容易,不但要照顾到临海其他产业的发展需要,而且必须要按照海洋自身的发展规律来办事。

  据沈启海介绍,风电场与渔民在潮间带存在利益关系,目前风电场里还有一些紫菜养殖基地,风机的安装调适与养殖基地是比较和谐的。他选取了一张海上风带试验场紫菜养殖最密集区域的照片,这些紫菜在离岸4~5公里的区域里被大面积养殖,不仅产量可观,而且远销海外。

  “潮间带不同于近海项目,必须要熟练掌握潮间带的规律,才能选择好下海路线和时间。”所谓潮间带,就是涨潮时有水、退潮时枯水的近海区域。潮汐涨落规律的要求非常严格。

  11月23日是阴历十月初十。沈启海说,按照阴历表看,最低潮位是在130和1300,最高潮位是820和2020。也就是说,一天有两次涨潮和两次退潮,每次的涨潮时间是6小时27分钟,每次落潮时间为5小时58分钟。第一天的潮位与第二天的潮位误差为45分钟。

  “如果今天要下海并实现正常生产,那么,选择的下海时间就应当是630~1000,当潮涨到一定程度,水位达到一定深度时乘船下海,同时还要考虑落潮达到一定程度时还能回来。第二个选择是1130~1400,采用陆上交通工具下海,关键是上岸时间确保安全撤退。两者相加,一天总共只有6个小时可用。”沈启海说。

  “技术难题对潮间带风电场提出了很多要求,一是运行检修人员全能值班;二是交通工具配备;三是对设备的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沈启海坦言。大力创新,速质俱佳

  在施工时间短且零碎的不利条件下,龙源电力在沉桩与吊装方面大力创新,共获得了22项发明与专利,使得“速度快”与“质量优”同时实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龙源电力的施工团队可以同时进行“移船”和“辅件安装”两道工序,大大缩短了时间;同时,沉桩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单管桩的垂直度在二期工程达到1/1000以内。国外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普遍采用“单桩+过渡段”方案,而龙源电力摸索出了无过渡段工艺,二期工程建设因此节约800万元。

  在吊装方面,施工团队在甲板上就将电气设备装入底节塔筒完成预安装,同时利用专用吊具,在甲板上完成机舱的组装;然后在施工船到达基础桩时,一次性完成机舱的吊装。从过去一周安装一根风机,到后来两三天安装一根,直到现在,龙源电力安装风机的速度越来越快,有时1天就能安装1根,这在国际上也处领先水平。

  此外,龙源电力还与上海振华重工共同投资组建海上风电施工专业公司,从荷兰购得大型液压冲击锤,发明和定制众多功能不一的船只,使海上风电的造价降低了约25%。现在,龙源电力可以同时开工3个海上施工作业面,年施工能力达到了20万~30万千瓦,具备了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能力。前景向好,期待支持

  截至2010年底,全球已建成43个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367万千瓦,2010年新增装机144万千瓦。国家提出的海上风电发展目标是2015年建成500万千瓦、2020年建成3000万千瓦。目前的困难在于线路“送出难”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电量消纳瓶颈问题。

  “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在风电领域进行投资,并且逐步向远海推进。”龙源电力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贾楠松说,未来龙源将在江苏、福建进行大规模开发,“这些区域集中在中国的电力负荷中心,没有限电问题,在此投资海上风电回报会非常好。”

  据贾楠松介绍,相对于2015年要达到的500万千瓦的总装机量,现在国内总装机量仅有30万千瓦。“很多风机厂商都在盯着,不仅要看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更要看未来的发展趋势。”

  贾楠松认为,目前风电发展最大的问题不是限电等外部环境限制,反而是海上设备的运行维护能力,以及核心技术是否掌握在自己手中。

  “未来几年,中国的海上风电开发会有大的发展,当然也有许多争议还有待解决,这需要国家层面多出台支持政策。”贾楠松说。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