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朱国虎开始回忆起去年施打全球最长单桩的经历,“那是一根长108.53米的单桩,我们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很快便遇到了第一个拦路虎。按照以往单桩施工时,船舶性能最稳定的吃水深度计算,即使船舶主吊达到提起的上限高度92米,仍不能将桩身脱离水下泥面完全竖直提起。”“这样一来桩就歪了,不能进行后续施工了。”赵亮若有所思,“不错,紧贴泥面桩身歪斜,就不能进行自重入土这一步骤,就像一个死胡同,没法继续下去。”朱国虎回答道,“朱总,那咱们不能变更设计吗?或者是钢丝绳索具变短?”不知是谁突然冒出一句,“别急,我来给你们一一作答。”朱国虎继续讲解。
“其实最直观的就是下降用于悬挂钢丝绳的吊耳的位置,或者是像你们说的更改钢丝绳工作长度。但实际情况是,重新定制钢丝绳的时间将会拖延3个月的工期,直接损失200万起步,设计变更的时间远不止3个月……最终经过大大小小五次专题会议的计算模拟,决定将船舶吃水深度由11.5米调至8.5米较为可行,既能安全施工,吊高不足问题又迎刃而解。”
“朱总那后面第二个困难是啥?”赵亮再次发问,“这第二个困难就是溜桩风险,但咱们提前了解到南海地质软弱土层交替,容易溜桩,便坚持做到在自重入土时提前控制好桩身垂直度,以保证最终钢管桩垂直度。”朱国虎补充道:“干项目就是要稳扎稳打,我们去年最晚进场却能最早完成施工,正是因为进场早期对工程数据和海况资料的扎实调研和精确分析,从而能够把握宝贵窗口期,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才能为后续施工的推进打下如此坚实的基础。”他顿了顿,接着说:“其实在施工过程中还有很多小插曲,我说的这些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是开天辟地的壮举,只是想让你们都能明白,虽然很多时候会想要懈怠,但想想红军万里长征都能挺下来,咱们这点难题算什么?生在平凡岗位的我们,只要注重事前、事中,事后完善、总结,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也会大放光彩!”听完朱国虎的肺腑之言,赵亮默默点了点头。随后的课程赵亮打起十二分精神,记下了许多。
第二天一大早,赵亮带着他的“初心”叩响了书记办公室的门,“书记,我也想入党!我也想像前辈们那样踏实拼搏,为项目建设奋勇争先!”
(来源: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