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企业动态 » 正文

从远景能源看中企投资丹麦风电行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26  浏览次数:1559
远景能源,2016年风机装机量在中国排名第二、全球排名前十,中国风电行业的先锋企业。

来源:微信公众号“丹麦投资促进局”ID:investindk

丹麦,全球风电行业无可争议的领头羊,风力发电占全国发电量超四成,世界十大风轮生产厂家有五家在丹麦,每三台风机有一台产自丹麦。全球最大的风轮制造商维斯塔斯位于丹麦,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运营商Ørsted(原名Dong Energy)也在丹麦。

七年前远景来到丹麦,在被誉为风电行业的硅谷——丹麦城市锡尔克堡设立了其全球研发中心。

七年过去了,远景能源在当地锡尔克堡也出了名,来到这座城市的中国人大多和远景有关,这座城市也有许多丹麦民众知道这里有家来自中国的风电企业。

第一财经《走出去》节目在丹麦投资促进局牵线下,来到丹麦采访远景能源,当远景来到风电王国,走出去的过程中有什么故事呢?中国企业在丹麦风电行业的机会在哪里?被丹麦的大风吹晕了的摄制组有什么新的发现?

简要介绍一下远景全球化布局战略

远景:远景是个国际化的公司,我们在丹麦锡尔克堡设立了远景全球风电研创中心,在美国休斯敦设立了叶片和数字能源中心,在印度设厂,在伦敦设立了融资中心,在德国汉堡设立工程服务中心。我们还主导和参与了一系列跨国的投资和并购。另外远景人才也是非常国际化的,1400多名员工中,接近20%为外籍员工。

为什么选择丹麦锡尔克堡设立远景全球研发创新中心呢?

远景:丹麦是风电行业的创始地,全球十大风电设备制造商中有5家在丹麦,每三台风机中就有一台来源于丹麦。丹麦是无可厚非的人才和技术的储备高地;

丹麦研发中心在远景发展中担任什么角色呢?

远景:丹麦的远景研发中心是远景的大脑,它是远景风机开发的主推力。我们通过丹麦风电科学家的行业积累,可确保远景风电创新的稳定性、可靠性、前瞻性和技术上的优势。远景是个技术型公司,我们非常重视技术。欧洲和中国所需要的技术差别很大,从风速和风机上都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对研发体系做过非常多轮的调整。

远景中丹合作中所遇到的挑战

技术上两国市场和技术要求不同,同欧洲的风电市场相比,中国风能市场的风速相对较低,这就需要有更大叶轮直径的风机来捕捉更多的风能。我们两方的技术对接经历了非常多代的磨合。

文化和沟通上,我们招募的丹麦员工都来自于很多丹麦传统风电企业的巨头,中方研发以结果为导向,寻求最快路径;丹麦非常讲求科学性,追求事情的本源和逻辑,确保研发有之前的成功经验作基础。所以,双方研发的节奏和理解的里程碑也不一致,研发节奏会不一致,语言沟通上也有隔阂。

沟通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定期派驻中国的员工前往丹麦学习,在丹麦浸泡了解丹麦式思维。我们也经常派丹麦的研发人员到中国来,在办公室和中国的风场调研,互相了解实际情况。

现在,我们每个项目从研发开始,就有指派核心的项目经理,每天从视频会议到微信进行高频沟通,我们的老外同事都会使用中国的微信。双方同步在同一个节奏上。举例来说,我们现在在研发的三兆瓦的大叶片机型,研发速度快,结果喜人。

远景有什么经验可以与其他中国企业分享吗?

首先远景和很多中国企业不同的是,我们拥有大量的国际员工,这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中也不多见。

远景组织结构中很多中高层直接是外籍员工,直接参与到公司的组织运营和管理决策当中。远景的国际化路线是很彻底的,对于远景来说,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市场,但是从研发、销售、供应链和执行的各个角度来看,在不断向外方学习,因为从风电发展经验来看,中国的风电才发展十年,外国比中国更多,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远景尊重外籍员工的工作方式,尊重他们的经验和文化,同时也试图在过程中增添中国色彩,比如说使用微信沟通。

远景不完全把外籍员工作为纯粹的销售或研发,外籍员工是整个价值链里和中国员工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才是远景的国际化。

主持人:

丹麦国土面积不大,多数中国企业被丹麦的技术与创新吸引来到丹麦投资。在采访的过程中,许多中国企业提到了中外员工的工作方式不同。丹麦员工不愿意加班,重视家庭公私分开。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是强加中国企业的文化给到他们,还是有进有退,各家企业都在摸索。希望远景的经验能带给更多企业启示。

本期节目由第一财经《走出去》节目携丹麦投资促进局制作。文字部分由丹麦投资促进局整理,嘉宾访谈内容请参考视频。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