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起步至今,七O八所研发设计的风电安装船已成功交付4型4座,并有3型4座风电安装平台在建,具备在起重能力250吨、350吨、500吨、800吨、1000吨和1200吨风电安装船系列船型方面的研发能力。7月10日,七O八所中标了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12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船设计项目。该船综合性能优于国内在用与在建同类船舶:其配置了DP2级动力定位,配备起重能力1200吨的绕桩吊,具备8兆瓦及以下海上风机基础的打桩施工、塔筒吊装和风机安装能力;甲板面积与可变载荷满足三套6兆瓦或两套8兆瓦风机组件运输与预装要求。
中国铁建港航局风电安装船
“当前我们要思考的是,这些海上风电安装船是否能够适应未来离岸更远、水深更深的作业环境,如何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费龙说。
电价定了 就看装备了
建海上风电场,必须装备先行。2009年,我国海上风电业刚刚起步,七〇八所的风电安装船业务也就此开启。费龙率领的设计团队为南通海洋水建设计了350吨坐底式风电安装“海洋36”号和25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船“海洋38”号,两型船用于江苏如东风电场建设。
“海洋36”号
起步阶段,中国船级社(位置 联系)(CCS)对风电安装船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规范和指南。“CCS将风电安装船归类在海工装备的范畴来做规范,可见其对这新船型非常重视。”费龙说,CCS与设计团队就海上风电安装船的设计和审图的原则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并形成了共识,也为两型风电安装船设计、审图、建造打下了扎实基础。
“海洋36”号和“海洋38”号两型船项目后的几年,国内的风电安装船建设项目也随着整个海上风电产业的摇摆而放缓了脚步。“海上风电的成本是陆上的1.7~1.8倍,所以如果电价没有响应政策的保障,海上风电场的投资建设难度是很大的。”费龙介绍,虽然海上风电的成本高出陆上不少,但也有诸多优势,比如海上风量稳定、风力更大;海上风电的大型化趋势也是陆上难以企及的,陆上单个风机的功率大概在1.5兆瓦—2.5兆瓦左右,国内海上风电可以做到4兆瓦~6兆瓦,国外还可做到8兆瓦。
为促进海上风电产业健康发展,鼓励优先开发优质资源,2014年,最核心的电价政策真正落地。当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确定对非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区分潮间带风电和近海风电两种类型确定上网电价。2017年以前(不含2017年)投运的近海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85元(含税,下同),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5元。
2014年出台的电价政策虽然给海上风电投资者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但行业整体推进滞后的现状难以立刻改观。按照我国《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3000万千瓦。实际上,到2015年年底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仅为103万千瓦。此后,风电发展规划做出了调整:计划到2020年,海上并网发电500万千瓦,新增装机1000万千瓦。“近两年,我国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在去年,我国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59万千瓦,同比增长了64%,海上新增装机量达到世界第三位。”费龙说。
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163万千瓦,面对2020年1000万千瓦的目标,我国海上风电装机速度还是有点“跟不上”。“去年,我国真正投入使用的海上自升式风电安装船大概只有4艘。”费龙说,“既然电价明确了,就要看装备的了。”
趋势定了 着眼深远海
随着今年各新造船项目的先后交付,去年全国只有4艘自升式风电安装船从事专业作业的状况将很快得到改善。今年5月和6月,七〇八所设计的“精铟1”号和“福船三峡”号分别交付。“这两年新交付的海上风电安装船项目,其实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了,关键在于这些装备能否适应离岸更远、水深更深的作业环境。”费龙说。
“精铟1”号
市场永远是最敏感的。2014年,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了“全国海上风电推进会”,七〇八所多年的技术积累终于迎来了国家的政策支持。费龙带领程维杰任总设计师和童波任总设计师的两个项目组,结合海上风电产业价值链和七〇八所业务领域特点,积极参与广东、福建海上风电安装船投资可行性研究及方案论证工作,进而在2015年与广东精铟海工、福船投资公司签署了800吨“精铟1”号和福船集团1000吨“福船三峡”号两型风电安装船设计合同。
“福船三峡”号
2016年,由费龙领衔的设计团队又从广东精铟海工拿下了一艘作业水深60米、起重能力1200吨风电安装船设计合同,福船投资公司的第2艘后续船设计合同也得以生效。进入2017年,七〇八所又签订了韩通500吨风电安装船和尚和海工1200吨风电安装船的设计合同,加上7月14日刚签约的12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船项目,七〇八所目前手持5型5座风电安装平台设计订单。
“国内第一代的风电安装船都是非自航式的。”费龙介绍,由于我国海上风电场离岸较近、水深较浅,因此国内海上风电场的建造方式是先由驳船将风机搬运到指定地点,再交由风电安装船安装。在这种建造模式下,国内的海上风电安装船多采用锚泊定位,甲板的可变载荷能力在2500吨~4000吨左右,船上可以装3台风机。相较之下,国外的风电安装船可独立作业,甲板的可变载荷能力很大,一次可运输10台风机,可在海上连续作业两个月。
“我国海上风电场未来会向远海发展建设,风电安装船的发展趋势也会与国外同步。”费龙介绍,刚交付不久的“福船三峡”号以及刚签约的1200吨风电安装船开始带有动力定位功能,将大幅提高风电安装船的作业效率。未来,我国风电安装船将在更深水深、离岸更远、海况更复杂的水域作业,七〇八所将继承和发扬在海上风电安装船以及相关升降机构、电力系统等方面的设计优势,为国家的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