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风场建设 » 正文

消纳矛盾制约风电可持续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27  浏览次数:237

  国家《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发布。按照规划,风电2015年并网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2020年超过2亿千瓦。可以说,规划的出台对于进一步促进风电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风电快速发展与并网消纳难并存,已经成为风电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据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全国风电弃风限电总量超过100亿千万时。

  大规模风电的消纳一直都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在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一方面,我国风资源集中、规模大,远离负荷中心,资源地市场规模小、难以就地消纳,而国外风资源相对分散,80%以上的风电接到10千伏以下配电系统,能够就地消纳;另一方面,风电本身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风电并网需要配套建设调峰电源。而我国风电集中的“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抽水蓄能、燃气电站等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不足2%,特别是冬季由于供热机组比重大,基本没有调峰能力;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快速跟踪负荷的燃气电站及抽水蓄能比例高。例如,西班牙为34%,是风电的1.7倍;美国高达47%,是风电的13倍。此外,跨区输电能力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解决风电开发规模大与电网系统消纳能力小之间的矛盾需要多措并举。一方面,需要加快调峰电源建设,提高系统运行灵活性。鼓励现有常规火电机组开展技术改造,深度挖掘火电机组调峰能力。加快快速调节电源建设,统筹新能源发展与其他电源发展,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等快速调节电源。另一方面,需要加快研究压缩空气蓄能、电化学储能等大规模蓄能技术及应用。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快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扩大新能源消纳范围。面对“十二五”风电规划目标,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一批跨区电网项目,促进内蒙古、新疆、甘肃、冀北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开发和外送,避免大风电基地建成后出现严重的弃风问题。

  此外,还需要完善配套政策,保障风电快速可持续发展。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先省内、后区域、再全国”安排风电消纳市场,统筹风电和其他电源建设。有专家建议出台风电基地配套跨省区消纳的电价机制,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例如,对于大型风电基地送出工程,可以单独核定输电价格,并建立健全用户侧峰谷电价政策,完善现行辅助服务管理办法,明确常规电源为新能源提供辅助服务的补偿标准。又如,完善抽水蓄能电站电价政策,建立抽水蓄能电站合理的投资回收机制等。记者8月24日从省电力公司获悉,吉安供电公司日前编制完成大唐新能源江西遂川清秀风电项目电力外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我省首个高山山地风电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了接入系统的前期工作。

  遂川清秀风电项目位于遂川县南风面地域,海拔1500至1760米,年均风速为6.28米/秒。该项目是我省首个高山山地风电项目,也是吉安市首个风电项目,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投资建设,设计规模近期为49.5兆瓦,远期为70兆瓦。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8786万千瓦时,节省标煤2.8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96吨、二氧化硫676吨,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今年5月,该项目完成了除接入系统以外的全部前期工作任务,目前已获得省发改委核准。该项目外送线路为110千伏电压等级,由风电场升压站接入吉安供电公司110千伏戴家埔变电站,线路总长14.2公里,工程总投资约2600余万元。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