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权威风能咨询机构MAKE近日发布《2017年中国风电市场展望》报告,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得独家授权发布(报告内容以英文版为准)。此外,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还采访了MAKE中国区分析师李小杨女士。以下为MAKE本次报告的6大主要成果及相关专访:
成果一 市场回暖
中国风电未来十年年均新增装机容量近25GW
预计至2026年,中国风电市场累计并网容量将达到403GW。2017-2026年间,每年新增近26GW并网容量。受弃风限电现象、预警机制等政策措施的限制,2017-2020年间,年均并网容量将不足25GW, 而电网扩建工程完工或将带动2020年后年新增并网容量的增长。2018年新增并网容量将超过当年的新增吊装容量,且该趋势将持续至预测期末。
预计2017至2026年,中国风电市场年均新增吊装容量近25GW,并网缺口将于2026年底缩减至10GW。受三北地区项目缓建的影响,2017-2018年间的新增吊装容量较2014-2016年大幅减少。年度新增吊装容量将于2020年后有所回升并在2026年底实现累计吊装容量413GW。2021-2026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2%。
成果二 超额完成
“十三五”末风电累计并网231GW、海上风电6.1GW
国家能源局曾于2016年11月印发《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表示,至 2020 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210GW以上,其中陆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205GW,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 5GW。考虑到现有的市场体量与行业发展规模,MAKE认为,至2020年,累计并网容量将达到231GW,其中海上并网容量将达6.1GW,分别超出目标容量的10%、22%。
成果三 风场翻新改造
释放巨大市场潜力 2023年后实现GW级增长
过去数年间新增的庞大装机容量为未来十年的翻新改造工程创造巨大发展潜力。由于2008-2012年间吊装的中国风机存在设计缺陷与质量问题,加之运维工作不到位,极有可能比欧洲风机机组更早进入翻新改造阶段。预计“十四五”其间,将有大量陆上风机机组进行翻新改造工程,2023年后出现GW级增长。
成果四 红色预警6省区
2017年风电新增并网总计不足1GW
2016年,中国新增吊装容量22.6GW,同比降低19.9%。2017年的新增吊装容量将低于2016年的水平,仅有19.8GW,2018年再略有回升至20.3GW。东北与西北地区大部分省份受到弃风限电及相关治理政策的影响,新增装机大幅减少,成为新增容量预测减少的主要原因。
为治理三北地区的弃风限电乱象,能源局建立风电投资监测预警机制,并计划每年发布各省区投资预警结果。2017年发布的风电投资预警机制政策的实施力度较2016年机制发布有明显提升,MAKE预计获得红色预警结果的六个省份于2017年的新增并网容量总计将不足1GW,同比减少86%。
预警结果为红色的省区正尝试多种措施手段,努力提升2017年的平均风电利用小时数,争取在2018年摆脱红色预警评级,提振发展。然而,甘肃、辽宁与新疆由于弃风率高居不下,或将难以在短期内将弃风率降低到合理水平,并摆脱红色预警。2017、2018年,新增容量将集中于弃风率较低的三北地区省份,如河北与山西,以及风资源优越的中东部与南方地区省份,如山东与江苏。
成果五 未来十年或迎来好兆头
2026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将达26GW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逐步发力,2016年新增607MW吊装容量,同比增加48.1%。其中,江苏省新增466.3MW容量,市场份额达76.8%。上海与福建紧随其后,分别实现100.8MW、40MW新增容量。截至2016年底,中国海上累计吊装、并网容量分别达到1,552MW、1,489MW。
2016年,海上新增并网容量创历史新高,达到690MW,同比增加119%。2017-2026年间,预计中国海上风电将保持增长势头,未来十年新增装机容量达25GW。其中,2017年将新增950MW海上并网容量,2018年起将实现GW级的增长,新增1.05GW并网容量。
成果六 政策趋势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与绿证将逐步取代上网电价政策
由于过去五年内新增大量风电装机容量,予以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资金补贴的上网电价政策落实难度增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也出现巨额缺口。截至2016年底,预计资金缺口已超过人民币600亿元。上网电价政策的实施仅仅激励开发商企业新增装机,却无法激励电网公司与消费者分别做好输配电与电力消纳的工作。
国家能源局在2014-2016年间,连续三年降低了陆上风电上网电价水平。尽管政策的连年调整不利于风电的发展稳定,但下调电价水平的措施表明了中国政府调整支持风电政策措施的焦虑与迫切。MAKE预计,2023年之前,政府将至少2-3次继续下调陆上风电上网电价水平,但调整频率取决于每次调整的幅度。MAKE预计在“十四五”期间,风电电价将与部分省份上网电价较高的火电电价持平。
中央政府于2016年2月推出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并于2017年1月发布绿色证书制度,这两项政策机制都将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需求的增长与发电项目的发展。不同于以经济手段鼓励风电增长的上网电价机制,配额制将要求各省政府和煤电企业作为执行主体完成分别指定的能源发展目标。然而,目前尚未出台相关的奖惩机制与配额制相辅,若省级政府和煤电发电企业未能完成2020年配额制目标要求,也似是无关紧要。因此,短期内,2020年配额制的目标制定或将无法有效推动风电发展。
相关专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简称北极星)就该报告采访了MAKE市场分析师李小杨女士。
记者:中国风电会在十四五回暖,年均新增吊装25GW。是哪些因素促使中国风电回暖?
李小杨分析师:风电的未来发展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首先,从整个能源格局来看,中国能源结构正在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型。风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从风电开发资源的角度来看,中国有丰富的风资源和土地、海洋资源可维持风电长期的发展。
现阶段风电发展的阻碍因素,并不是因为宏观条件和资源限制,而是中国现阶段的电力系统结构和市场体制不适合风电及其他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由于过去十年中国风电的快速发展,中国风电市场目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本地消纳不足、外送通道有限、可再生能源电网接纳友好度低、能源之间相互竞争挤压等,从而引发风电目前最突出的矛盾:弃风限电严重、风电发电量占比过低。
虽然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解决这些矛盾,包括预警机制、加快电网建设、RPS、绿证等等,从而引导风电行业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风电行业自身也开始更加重视风场选址、风机及大部件的研发,积累运行经验。因此,在经历了“十三五”的调整期之后,我们认为,无论从宏观市场的推动、电力系统的完善还是风电行业自身的提升方面来评估,“十四五”期间将会对风电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记者:MAKE预测2020年陆上、海上风电并网均高于国家能源局十三五规划。然而现在陆上三北地区弃风限电,海上风电诸多掣肘,是哪些因素促使了这一乐观预测呢?
李小杨分析师:截至2016年底,中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已经达到146GW,距2020年的并网目标仅相差64GW。截至2016年底,我国有超过70GW已完成核准但尚未并网的风电容量。除此以外,根据每年出台的各省建设方案,接下来将会有至少每年10-15GW的建设方案内的新增项目在2020年以前开建或并网。考虑到整个行业的体量和发展速度,MAKE认为2020年的风电累计并网容量将会达到231GW。
“十三五”期间,政策推动仍是将是接下来海上风电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除了“十三五”规划中5GW的海上累计并网目标,沿海地区地方政府也明确表态支持省内海上风电发展,并将其列为“十三五”期间省内重点发展领域。除了政府的支持,各大风电开发企业在海上风电投资方面日渐活跃。由于受到陆上风电上网电价下调、三北地区弃风限电的影响,至少在短期内,开发商开始更加重视海上风电的发展。根据MAKE对现有海上风电储备项目进展的预测以及各省份的发展速度的评估,MAKE预计海上风电将保持快速发展,并超过5GW的海上累计并网目标。
记者:三北地区弃风限电情况缓和后,会重新成为中国风电的开发重心吗?电网扩容对三北风电开发有何影响?
李小杨分析师:根据我们对于各省项目内部收益率的测算,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三北地区由于风资源条件好,土地资源丰富且开发成本较低,相比于中东部及南部地区更适合大型风电场的开发。即使弃风限电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只要三北地区的弃风率可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实现最低保障性小时数的收购,大部分省份的项目内部收益率仍然可以保持在8%-10%。
中东部及南方地区的大部分省份由于开发起步较晚,目前开发的风场的风资源和开发条件相对较好,电价水平较高,近两年建设成本的快速下降,当前项目收益率普遍较高。然而,随着风电进一步发展,中东部及南方地区将会面临优异风资源紧缩,土地资源减少,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东部及南部地区未来将不适合大型风电场的发展,因此,MAKE预计未来风电发展重心将会重新回到三北地区。
电网扩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帮助加大新能源的外送。然而,目前的主要矛盾并不在于电网容量不够,而在于电网对于新能源的接纳度有多高,外送电量中各类能源(煤电、风电、光伏等)占比如何分配,通道终端省份愿意接纳多少的外送风电,外送风电如何定价等一系列的非技术问题,而不是说仅仅将电网扩容就可以帮助解决弃风限电顽疾。
记者:MAKE预测风场翻新改造将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现阶段风场翻新改造市场会集中在中国哪些省份?
李小杨分析师:目前中国的翻新改造市场尚未起步,开始尝试风电项目翻新的开发企业和整机厂商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重重阻碍。开发商仍然专注于新的项目开发而忽视已建项目的翻新改造。目前,行业对如何进行项目翻新还没有达成统一共识,而国家尚也没有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出台。现在讨论行业发展走向为时尚早。然而,在过去十年以及未来持续性的风电增长,大规模的风电装机已为中国的翻新改造市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体量和潜力。
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国风电在2009年和2014年分别经历了两次高速增长。由于早期中国风机产品并不成熟,风机设计的不合理性以及制造品控普遍低下为之后的风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埋下了隐患,除此以外,频繁的弃风限电也导致大部件受损,风机寿命缩短,从而提前进入翻新改造阶段。过去十年,我国的风电装机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东北地区,而这些地区也将会最早进入翻新改造市场。
记者:海上风电为何会在2018年实现GW级增长?发展加速的原因是什么?
李小杨分析师:自2016年下半年起,海上风电项目开发进度开始明显加快。其中,随着江苏省内海上风电开发经验的积累和供应链的逐步完善,江苏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周期大幅缩短。除江苏以外,福建海上风电项目的前期开发以及在建速度也明显加快。2017及2018年,预计江苏与福建两省已获核准及在建的海上项目将支持海上新增装机增长。
MAKE会对每一个海上风电项目从前期开发、核准、开建、第一批并网和全部投产的时间点进行追踪。截止到2017年5月31日,共有接近6GW的全国海上风电项目完成核准和开建。通过对现有的已核准的风电场开发速度进行评估,MAKE预计海上风电将于2018年起每年实现GW级的增长。
记者:国家能源局已经表态,绿证制度不会取代补贴制度。而预测中说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绿证会取代上网电价制度,表述是否有冲突?做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什么?
李小杨分析师: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配套绿证系统代替上网电价制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MAKE认为这种取代至少要等到“十四五”的后半期才会实现。而在中短期内,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将会在原有的政策基础上实施,与上网电价制度同时运行。
这种共存的政策模式是出于对我国电力市场的现状的考虑。首先,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应当具有法律的强制性,而国目前尚未出台对2020年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发展目标的奖惩制度。配套的绿证制度目前也尚处在自愿阶段。在我国电力体制不完善,电力市场不成熟的条件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绿证系统无法完全发挥作用并有效地从电力需求侧刺激风电的发展。
其次,风电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平价上网,仍然需要补贴政策的扶持。除部分煤电上网电价较高的省份项目收益率在当前风电项目开发条件下可以勉强达到5%及以上,大部分的省份的项目收益维持在4%以下。因此,在短期内取消上网电价补贴是不现实的。
然而,我国现在已经面临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逐渐扩大,愈演愈烈的趋势。从国家连续三次下调陆上风电上网电价可以看出,国家意在降低补贴,上网电价制度的不持续性已经凸显。然而,随着电力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电力市场的逐步成熟,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配合绿证的优势逐渐凸显。一方面,用绿证代替固定上网电价可以减轻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根据电力需求侧的反馈适时调整发电侧的增长速度,通过市场调控保证风电可持续发展。因此,MAKE认为这将会成为未来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转变的发展趋势,但会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