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1年,巴西的风电市场开始快速发展,2011年年底举行的例行供电招标会上,在2016年度6286兆瓦的供电合同中,风电企业拿走了近80%的份额,成为最大赢家。
巴西能源研究公司总裁毛乌里西奥表示,巴西风电的潜力可达到14.3万兆瓦,如得以全面开发,相当于再造10个伊泰普水电站。根据巴西电力工业发展规划,2014年巴西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7000兆瓦,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风电市场。这两年,世界知名的风电投资商和制造商也都陆续前来巴西进行投资。
今年8月6日,西班牙ELECNOR公司宣布,将投资6850万美元在巴西建设2.8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厂。据悉,ELECNOR公司获得的项目是在巴西南大河州建设开发一个新的风电园,于2014年并网,园内将安装14台风力发电机。
愈发坎坷的发展路程
然而巴西风电的发展并非预期的如此顺利,近日,由于未能满足当地成分要求,维斯塔斯、苏司兰、西门子、西班牙安讯能和德国富兰德5家公司风机制造商被BNDES拒之门外。巴西国家发展银行(BNDES)发布了一份声明,指责包括维斯塔斯在内的5家风机制造商在巴西发展不合规,将剥夺这些企业的融资权利。所谓当地成分要求,是指外国投资企业的产品中需含有一定百分比的当地原材料、半成品或部件作为其生产投入,以助东道国实现收支平衡。
除此之外,国内最早涉足巴西市场的华锐风电也惹上官司。7月6日,巴西电力集团Desenvix在巴西一家法院提起针对华锐风电的诉讼,要求华锐提供Desenvix在去年购买的23台风力发电机内部的软件代码,这也是中国风电企业开拓巴西市场的首次官司。
产能过剩 新增市场竞争激烈
根据巴西国家电力能源机构(ANEEL)2012年1月统计,目前巴西风电装机容量为145万千瓦,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能源竞标协议中,总计仅有670万千瓦的装机在2016年进入商业运行,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四年中,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只有不到200多万千瓦,仅为中国的1/10。
而从10年期的长度看,巴西风电市场容量也不大。据巴西能源研究公司EPE预测,下个10年,巴西能源总需求将增长超过60%,但其中水电的需求将超过67%,这样,其他可再生能源将会失去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前景不容乐观。
相比有限的市场需求,巴西风电机组供给竞争激烈。目前,爱纳康、苏斯兰、维斯塔斯和本土的Impsa已在巴西立足生根,四家公司供应的风电机组早已投入运营。2011年还有5家企业开始涉足巴西市场,它们分别是通用、阿尔斯通、歌美飒和中国的华锐风电。这样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其他中国企业要想分一杯羹实属不易。
并且,巴西即将面临类似中国市场"产能过剩"的困扰,据巴西风能协会统计,在巴西本土投资建厂的风机企业,每年可以提供15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基本满足巴西风电规划的新增装机预期。
上网电价过低 势必导致利润下滑
据巴西电力能源商会的数据,"替代电力能源激励计划"项目的风电投资成本达到每千瓦5500雷亚尔(折合人民币20295元),是中国陆上风电成本的两倍多。尽管2009年风电成本下降到每千瓦4200雷亚尔(折合人民币15498元),2010年下降到4000雷亚尔(折合人民币14760元),这个价格都是中国所无法相比的。
与此相对应的是,巴西风电上网电价却出奇得低。过去3年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网电价为每兆瓦148.3雷亚尔(折合人民币0.55元),2011年上网电价进一步跌到每兆瓦时100雷亚尔(折合人民币0.35元),2012年,上网电价虽有上升,但也仅有每兆瓦时105雷亚尔(折合人民币0.37元)。在近年,巴西风电上网电价的最低点(平均值)曾达到每兆瓦时99.54元(折合人民币0.34元),这个电价甚至低于巴西境内的水电上网电价。
高昂的投资成本、低廉的上网电价,将会威胁到巴西风电的持续性。彭博社新能源财经伦敦办公室的一位分析师爱德华多·塔布什表示,"这必然会导致利润的降低,特别是开发商的利润,这将致使一些项目变得不可行。"
中国产品竞争力将下降
巴西风电要求,其风电场设备的60%必须在本地生产,虽然巴西政府决定放弃对这些风电场的要求,但提供融资的巴西国有开发银行对风机国产化要求仍然非常严格。这对以价格为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而言更为不利。
为了满足巴西风电的本土化要求,很多想在巴西风电占据一席之地的厂商更多地关注在本地设厂。目前,爱纳康、Impsa、阿尔斯通和歌美飒都在巴西建立了生产基地,而通用、西门子、国电联合动力和华锐风电均表示要在巴西建立生产厂。而在当地设厂,中国风机的价格优势将消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