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开发巨大的海上风电容量,英国也在开发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面对供应链领域不断创新,成本下行强劲的态势,双方可以优势互补,加强合作。”3月17日,在为期4天的“英中海上风电研讨会”上,英国驻华大使馆能源参赞柯林娜如上表示。
自2015年中英关系开启“黄金时代”,中英两国在核电、油气、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已颇有成效。此次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带领英国海上风企来华组团交流,规模庞大令人侧目。
据悉,此次来访的英国代表团由11家从事海上风电业务的领先企业组成,业务覆盖海上风电全产业链,涵盖工程设计、安装、运营及维护等多方面。
『 成本这道坎 』
在业内看来,海上风电能够“飞”多高、“飞”多远,关键因素之一,是看能否迈过成本这道坎。
随着技术创新和海上风电成本下降,海上风电不再无利可图。据了解,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海上风电的基准度电成本为176美元每兆瓦时。而以英国为首的一批海上风电技术领先国家正致力于实现将海上风电的平准化能源成本降低至100欧元(约为115美元)每兆瓦时的目标。
“习近平主席2015年访英时,两国能源部就签署了一个清洁能源的合作计划,在这里面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海上风电产业如何协同发展。而我们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进一步减少在中英两国在海上风电的发展成本。” 柯林娜说。
“英国政府在海上风电产业里补贴15年了。随着整个产业不断向前推进,补贴的制度也在不断进行演化。”来自英国国际贸易部中国区的海上风电专家Mike Hay介绍,“2015年差价合约制度一经推出,积极影响还是很大的,帮助我们减少了25%的发电成本。随着今年4月份新一轮竞争性和约差价的配额分配即将启动,我们相信第二轮的流程将会进一步巩固这样的成功,帮助我们进一步推动所谓价格发现机制的产生,让我们真正找到开发商真实的成本水平到底在哪里。”
“Houlder在海上风电领域,有30年的经验,包括起重设备、物流处理设备。尤其在后端维护领域,如何从作业船只和钻井平台之间进行好的工作对接,有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这些都可以为中国的合作伙伴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来自Houlder的企业代表Pieter Korterink 表示。
『 阶段性瓶颈 』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海上风电仅完成装机不足100万千瓦,与500万千瓦的规划目标相距甚远。是中国在海上风电的发展上走了弯路,还是整体的规划有失偏颇?
“实际上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一个所谓的瓶颈。也就是说由于一个点的瓶颈的存在,可以影响到几个领域的项目开发。比如说这个瓶颈可能是一些施工船只的缺少,从而造成制造船坞能力的不足。因此,受到一个瓶颈掣肘时,就无法实现几个项目同时上马。所以政府可以发挥作用,激发更多产业的信心,帮助人们更多认识供应链里的需求。” 来自Atkins的企业代表Andy Thompson对此分析。
“产业都有一个所谓的周期曲线,有最开始初步发展阶段、成长阶段以及后期的成熟阶段。当前,海上风电这个行业在全球不同国家其实都处在不同阶段。就我的观察,中国现在发生的情况和英国最开始的兴起阶段非常类似,有着一开始非常快速的启动,但也遇到一些难题,我们希望帮助中国不要重蹈原来英国已经出现过的一些问题。” Andy Thompson补充说。
对此,刚刚在中国走访了三个地方数十家企业的Ecosse Subsea企业代表Keith McDermott也深有感触。“对我们来讲,发展海上风电的确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学习曲线。比如最开始时我们都要从头学起,如何灌浆、如何安装。十年之前一个安装可能就需要一个星期,因为需要很多人力物力。但是现在我们就知道如何通过更少的人力、物力,更加垂直稳定地进行安装。”
『 亟待双向合作 』
“英国政府之所以支持海上风力发电的产业,背后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这样一个产业发展,能够带动整个大产业迅猛前进。我们欢迎中国企业参与到英国的海上风电发展,以及我们供应链的运作,来补充当前英国已有的风力发电能力,使得我们的产业能够发展得更好。”柯林娜说。
事实上,作为海上风电领域的全球翘楚,英国不仅是国际公认最理想的海上风能投资地,也打造出了极具竞争力和创新性的供应链。
“只有双向的互动合作,才能够真正取得成功,而不应该是单项的。当前中英两国技术处在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取长补短。比如说我们这一个星期,也向中国的同行学习到了一个项目如何准备、开展,资本的架构如何架设,如何和产业进行更好的互动、支持。” Keith McDermott表示。“英国在海上风电领域教了10~15年的学费,非常希望与中方企业互通有无,帮助中国政府实现十三五时期的目标。”
对此,来自ODE的企业代表Andrew Baker表示认同,“下周早些时候,我们要跟中资企业进行进一步接触,以决定是否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其实英国的海上风电的产业,的确也希望与中资企业进行合作伙伴关系确立。我们觉得最好的工作方式,就是边做边学习。”
“在运维专业设备这一块我们希望能够找中资本土的企业,跟他们在设计、工程能力方面共享一些知识、信息和技术,这样中资企业就可以自建设备,不用再从英国进口英国的设备。我觉得这样的合作形式对我们双方都有利。”Pieter Korterink表示。